红新社区三星村,禁毒志愿者正在给群众宣传禁毒知识;站街镇洗马村,文化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扫黑除恶文艺演出;卫城镇蔡水村,科普志愿服务队正在给村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每逢周三,在清镇市各乡(镇)的村村寨寨,总能看到身着“蓝马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的身影。这是清镇市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
搭建平台 确立“文明实践日”
今年,清镇市入选中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第一批试点后,立即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61支志愿服务大队和222支志愿服务小队,注册志愿者达6.2万人,并将每周三确定为“文明实践日”,组织志愿者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健康体育、诚信建设、扶贫攻坚等相关实践服务活动。
“我们把每周三确定为‘文明实践日’,就是要改变以往各志愿服务队单打独斗的状况,通过统一时间、系统安排志愿服务内容,搭建起文明实践与群众之间互动沟通的平台,让老百姓就像农村赶集一样,在活动中真正达到各取所需,得到实惠。”清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箭说。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日·相约星期三”集中示范活动24次,各类志愿服务活动7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万余份,接受各类咨询2万余次,受益群众10万余人。
规范流程 “表、册、账”共同作用
活动中,清镇市以“三册两表一台账”,着力规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
据介绍,“三册”,即志愿者花名册、志愿服务队伍花名册和志愿服务图册,有利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调动;“两表”,即志愿服务群众需求登记表、志愿服务项目登记表,明确供需对接;“一台账”,即志愿服务活动台账,可动态反映出志愿服务工作进展情况。
“‘三册两表一台账’共同作用,有效促进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解决了资料不规范的问题,从而提升预期效果。”清镇市文明办工作员张芬说。
丰富内容 志愿服务接地气
今年年初,清镇市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共征集到志愿服务项目85个,进入最终评选20余个。征集到的项目有“健康随行”“心灵驿站”“幸福笑脸”“家电卫士”等,内容贴近群众需求,更接地气。
“针对评选出的志愿服务项目,我们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和企业对接,正在陆续实施。”张箭说,从目前来看,志愿服务项目的实施达到了增强群众志愿服务意识,调动和激发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下一步,清镇市将依托“湖城E家·清镇文明实践云”平台、手机APP及指定专门的群众需求收集员等,通过不同方式,更加精准、快捷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者 杨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