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发展“地生金”

2019-01-21 17:21:36|来源:贵阳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种刺梨比种包谷强多了,挂果后有公司收购,不用担心销路问题,还有补助拿。”近日,在贵阳市清镇市新店镇茶店村,正在村里的刺梨育苗基地干活的村民张友福说,他家2017年种的三亩刺梨,2018年第一次挂果就挣了近6000元。

  让人没想到的是,两年前的茶店村还深陷“三无”的困境,无优势产业、无特色致富项目、无人才引领,村民除了种植传统农作物,别无选择,全村人均年收入仅4000元。

  穷则思变。为了改变贫困现状,茶店村借着农村“三变”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走上了发展新产业的探索之路。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适合茶店村种植的农作物。2017年,在茶店村村支两委的带领下,部分村民到龙里的十里刺沟参观学习,龙里刺梨种植产业助民增收致富的成功经验,让村支两委“动了心”。

  回去之后,茶店村村支两委立即邀请省农业专家对茶店村的土壤结构、气候条件等进行了考察,并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征求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意见,最终决定以发展刺梨种植作为茶店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产业。

  “当时,各村都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于是我们也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成立了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刺梨种植产业。”茶店村村支书张连波说。

  2018年初,全身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打响,要求各地利用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争取旱地基本农田全部种植经济作物,彻底改变种玉米的传统习惯。这无疑给茶店村发展刺梨种植产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村支两委立即组织召开群众大会,下组入户走访宣传农村“三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村社合一”等相关政策。合作社每周组织社员到各村民组去宣传合作社的宗旨、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和入股合作社的好处,越来越多的村民自愿加入到合作社中来。截至2018年5月,茶店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入股社员达到了458人,共种植刺梨2500亩。

  然而,这样的规模离全村致富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合作社规模小、竞争力弱、运行成本高,制约了茶店村进一步发展。

  为解决合作社势单力薄的问题,村支两委组织召开会议后决定和周围的几个村合作,共同把刺梨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实现刺梨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

  通过协商、实地调研,村支两委联合老鹰山村、大寨村、银杏村、大麻窝村等4个村党支部,按照“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服务模式,组建特色刺梨产业联村党总支,带领各村统一发展刺梨产业。

  随着合作社的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合作社中。如今,茶店村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950余人,涉及350余户农户,刺梨种植规模达7000亩,预计每亩收益每年可达3000元以上。

  “下一步,茶店村将探索推进刺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刺梨发展业态,打造生态休闲景观带、刺梨种植示范区、刺梨育苗区、加工贸易区等,逐步实现乡村振兴。”张连波说。(作者 龙润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