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农闲人不闲 冬季忙“充电”

2019-01-24 10:33:21|来源:贵阳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市州)花溪区:农闲人不闲 冬季忙“充电”

图为龙井村村民在讲习所接受刺绣培训(摄影 詹燕)

  在乡村,冬季就是农闲时节,但近期花溪区青岩镇龙井村却是一番“农闲人不闲”的热闹景象。花溪区宣讲队、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等先后在村里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冬季充电”大讲习活动,干部群众一起学政策、学技术、谈酿酒、聊刺绣……

  “最近,每周一三五都有专业的刺绣老师来村里的讲习所指导布依绣,我就来为自己充充电,不仅学到了不少的新技艺,还能跟老姐妹们摆摆‘龙门阵’,特别有意思。等开春,有游客来玩时就可以把积攒的绣品卖了。”村民龙小改说。

  自开展“冬季充电”大讲习活动以来,花溪区本着“群众点单,干部上课”“基层需要什么,讲习员就讲什么”的原则,将各级讲习员的讲习内容与基层讲习所进行精准对接。通过编印教材、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做好宣传的同时,组织讲习员深入各乡镇、社区,并结合“三下乡”活动,采取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讲习方式和“接地气”的大白话,开展了政策宣传、经验介绍、技术培训、讨论交流、知识竞答等多形式的宣讲活动,掀起了为干部“蓄能”、为群众“充电”的学习热潮。截至目前,已先后开展各类讲习活动百余场。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的推进和青岩镇“后5A”时代的发展,花溪区将龙井村作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重点,并在当前龙井村创建3A级景区工作及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讲习员向村民详细讲解乡村战略、农村“三变”改革、乡村旅游发展等内容,让村民及时了解有关政策措施,拓展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去年10月,龙井村还启动了“龙井百坊”项目工程,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村寨旅游产业,兴办布依传统文化教学点。

  “现在,我们村已有书法、刺绣、酒文化等多个传统文化传承点。今年一开年,村里的农民讲习所就以新时代党建工作为引领,结合布依族蜡染、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习,干部群众都积极参与其中。”青岩镇副镇长、龙井村党支部书记石坤文说。借助农民讲习所,龙井村还活用村农家书屋图书资源,邀请文化工作者为村里的党员、群众讲解文化知识,指导开展阅读学习,不断发挥农家书屋和讲习所的阵地作用,形成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合力,推动龙井村的阵地建设和文化建设。

  石坤文说,结合龙井村乡村旅游发展和“布依情味·龙井百坊”项目建设,今后龙井村讲习所将继续结合布依文化传承这一“重心”,开展多种形式的讲习活动,传递好党的“好声音”,不断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作者 詹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