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优势品种更大规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种什么、养什么,一直是困扰贵州省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聚焦优势品种,更大规模调整结构。经过一年来的农村产业革命探索,结合多年实践的经验积累,全省上下深刻认识到,推动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是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产业兴旺的必然要求,务必进一步科学决策、准确选择。
应遵循自然规律,发挥资源优势。“一方水土育一方风物”,通过千万年的自然选择孕育了贵州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截至目前,贵州获得中药材类、茶类、蔬菜类、养殖类、粮油类等五大种类共10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它们不但是独具地方特色的资源,更是上天赐予贵州的财富。这些优势品种,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的先决条件。
应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比较优势。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只有适应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功能化、高品质需要的农产品才能更受市场青睐。我们有条件、有必要、有义务把贵州的“地标产品”发展成为“地标农业”,形成差异化布局、差异化竞争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选择上必须运用“逆向思维”,坚持“以销定产、以特立足、以质取胜”的选择原则,选优品种、做优产业。只有根据品种的稀缺性、品质的独特性、分布的地域性、标准的严肃性、品牌的排他性等进行选择,才能形成最具产业特色、最有市场竞争力、最适合山地生产、最能发挥溢出效应的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应聚焦优势品种调结构,发挥规模效应。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强调,没有生产规模就没有市场规模,就没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农业结构调整要突出当前,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确定优势品种,推动其规模化发展,解开“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成气候”的疙瘩。要充分发挥贵州省夏秋温凉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错季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确保在一定时间段形成部分蔬菜的“垄断供应”;要瞄准华东、华南、华北市场,大力发展大宗食用菌和珍稀特色食用菌,促使大宗食用菌规模进入全国前列,珍稀特色食用菌“领跑全国”;要持续建好基地、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发展好特色精品水果;要认真做好资源普查,大力发展道地药材。与此同时,发挥好财政资金、金融资本、龙头培育、企业转型等各类要素作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大同步进行。
遵照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推进优势品种规模化发展,要力争在今年取得根本性突破。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在品种选择上遵循自然规律、遵循市场规律、注重结构调整,从而更好更快地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作者 刘思哲 姜贵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