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着力做足“花”样文章
永乐桃花盛开,市民在桃花园中进行马拉松比赛。石照昌/图
市民在登高云山森林公园游玩。石照昌/图
航拍郁金香绽放的乌当花画小镇。石照昌/图
来自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贵阳市以赏花为主要吸引力的景区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提高,不仅为贵阳“爽爽四季”旅游产品体系赢来开门红,也体现出贵阳的赏花景区已告别简单粗放的“走马观花”,转而着力做足精细化、多层次的“花”样文章,带动“赏花经济”提质升级。
■“赏花游”主题活动引领景区升级
乌当花画小镇是今年赏花季景区营收增幅最大的景区之一。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4月7日,花画小镇接待游客人数为238000,同比增幅为54%,花季旅游收入达到538万元,同比增幅为50%。该景区管理公司贵州彩韵生态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经理赵莹介绍,今年3月郁金香盛开的时候,花画小镇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近2万人次游客。
“花画小镇是2016年8月开园的,两年多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和推动景区升级。去年,我们对景区进行改造,增加了时令花卉区、北纬26度植物园和阳光草坪等区,结合之前的体验项目,力图让游客在花画小镇能实现‘赏中玩’和‘游中学’。”赵莹介绍,时令花卉区能让游客认识更多四季花卉,而北纬26度植物园,则可以让游客了解到和贵阳同处这个纬度下的地区会有哪些植物。
“按照我们的规划,花画小镇将被打造为四季有花的特色花卉景区。”赵莹说,现在的花画小镇,游客们春天可以来看郁金香,夏天可以观鲁冰花、格桑花,秋天可以赏菊花,冬天还可以品味红梅。
在打造主题活动方面,花画小镇也是不遗余力,开园至今已先后举办第二届农业嘉年华、贵阳首届花朝节、贵阳首届春节花市、国际杜鹃花展等大型活动,下一步还将围绕三角梅主题花卉,开展集齐网红拍照打卡抽手机等活动。“眼下,简单的赏花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了。”赵莹说,目前景区的游客以亲子家庭为主,各类有内涵、有文化的主题活动特别受欢迎,“赏花游主题活动让景区更具生命力,更能留住客人。”
事实上,花画小镇通过主题活动提升景区影响力的做法在贵阳已经成为趋势,南明区的永乐桃园文化节、清镇市的花海欢乐跑等活动,都是围绕“赏花”衍生出的主题活动,而这些基于“赏花游”主题活动,又为“赏花游”增添的附加值,带动了赏花经济的提升。
■“旅游+”产业融合助推商家成长
“3月和4月,每个周末都有20多桌客人,必须提前一两天预定桌位。”清镇市大冲村村民刘大琴两年前开起了农家乐,依托清镇的“万亩花海”,她和村民找到了致富路。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1日至4月7日,清镇“万亩花海”接待游客142万人,旅游收入达到21300万元,同比增长20%。值得关注的是,旅游收入中并无门票收入。与清镇“万亩花海”情况一致的还有开阳县米坪乡桃园,5270万元旅游收入中也没有门票收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贵阳市各大以赏花为主要吸引力景区的旅游收入中,门票部分占比最少,更多的收入来自餐饮、主题项目和文创产品。
“现在我们夫妻俩一年能有十多万元的纯收入。”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村民汪显超说,自家的农家乐是2016年和花画小镇一起开业的,随着景区人气越来越旺,汪显超的农家乐也越来越火,“村里有十多家农家乐,都是依托景区做起来的。”
汪显超还说,去年有两千多名重庆人因为景区的名气来村里租房子避暑,2000元一个月的房租让不少村民笑开了花,“今年估计人还要多,我们也准备搞民宿了。”
“20天时间,玫瑰酒卖了500多瓶。”贵州花满园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谭薇薇说,依托花画小镇,公司的花卉衍生产品做得有声有色。“我们是第一批通过招商进入花画小镇的企业,目前,企业的盈利包括餐饮、花卉衍生产品以及企业拓展三个部分。”
谭薇薇介绍,今年清明节期间,公司日均接待游客量超过400人,餐饮和花卉产品销售收入达到日均8万元左右,玫瑰酒、鲜花饼销售势头喜人。“已经有高端定制产品供应商和我们联系,准备将我们的鲜花产品纳入他们的产品体系中去。下一步,我们还将与一些大型网络公司联系,将产品通过网络进行销售。”谭薇薇说,除了花卉衍生产品,他们还准备与景区合作开展亲子游、研学项目,进一步做大景区品牌和企业品牌。
推进“旅游+”融合发展,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催生新业态,提升旅游业综合效益,是我市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目标之一。围绕这一目标,贵阳市各大乡村旅游区和景区积极探索,打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和旅游商品开发迟缓的桎梏,努力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在升级转型发展上交出了优秀的答卷。
随着粗放的“走马观花”向集休闲、度假、研学、生态、户外、体验于一体的“花”样文章转变,丰富多彩的内涵让“春日赏花季”成为贵阳又一特色旅游品牌,有力推动贵阳市旅游经济向中高端消费转变。(作者 钱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