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兵:解困脱贫助发展 驻村一线建新功

2019-05-06 15:30:17|来源:人民网|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访谈)陈海兵:解困脱贫助发展 驻村一线建新功
陈海兵到兴农中学帮助解决南龙乡贫困学生上学难题。

  “田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离开。”到贵州省开阳县南龙乡驻村4年多,这是陈海兵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也是给当地贫困群众吃下的“定心丸”。按照他的计划,2019年12月31日,田坎村232户798名低收入困难群众将全部实现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脱贫致富奔小康。

  “军人退伍不褪色,到哪里都应该踏踏实实做事情。”2015年,32岁的陈海兵从空军某部队政治教导员的岗位军转至市委宣传部工作,得知市委组织部正在酝酿新一届驻村干部名单,于是主动递交“请战申请书”,要求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经过组织安排,他如愿成为了开阳县南龙乡翁朵村的第一书记。

  翁朵村到开阳县城虽不过19公里,但细数下来,19里山路却盘着大大小小154个弯道。“深山藏古寺,奇峰配营盘”的优美诗句,难掩翁朵的贫困。在群山环绕、交通不便的翁朵村,393户贫困户、1144人散落在43个村民组里,留守儿童和老人随处可见,很多村民家的房子也是破败不堪。

  当陈海兵雄心勃勃而来,没想到工作开展之初就吃了“闭门羹”。“驻村干部是漂在水面上的油,难得沉下去”“都是来做样子,混日子的,时间一到,还不是又回去了”“这么年轻的干部能解决什么问题”……当一连串的质疑袭来,陈海兵没有退怯,而是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驻村干部“正名”。

  治病找病因,治穷找穷根。为了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陈海兵长期吃住在村里,骑着村里唯一一辆二手摩托车,挨家挨户了解实际情况,逐个征求群众意见。三个月后,村情民意被陈海兵摸清吃透,他开始针对不同的情况拟定相应的帮扶措施。

  “陈书记,我们村留守儿童较多,绝大部分孩子都靠爷爷奶奶照顾,生活非常困难,能不能为他们想点办法?”在第一次群众见面会上,退休老支书给陈海兵出了一道“考题”,面对这场特殊的“入学考试”,陈海兵全力“应对”。

  理思路、想办法、找路子……在陈海兵的努力对接和协调下,仅一个月,村里的308名留困儿童穿上了崭新的校服,住校孩子得到了温暖的床单被褥四件套等生活用品,爱心企业还在村里设立了专门的助学金。此外,17名留守儿童还获得了到贵阳市景阳中学免费就读的机会。

  “孩子的教育虽然有了一定保障,但要真正让当地百姓脱贫,还得有产业支撑。”为了让村民尽快过上好日子,陈海兵除了在基础设施的完善方面下功夫,还发动村民改变过去传统的种养殖模式,通过引入企业,成立合作社发展产业,并积极解决销路问题,做到“户户有产业,家家能脱贫”。同时,他还协调到水利部门700多万元资金,对翁朵村的水库进行了加固提档升级,解决了3000多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当翁朵村的脱贫工作步入正轨,陈海兵接到了一项更难的任务——接任田坎村任第一书记,同时兼顾负责翁朵村脱贫工作。田坎村与翁朵村相邻,是贵阳市20个特别困难村之一,全村辖23个村民组832户3677人,其中低收入困难户有232户798人。由于长期以来当地脱贫思路不清晰,产业发展滞后,致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针对田坎村的发展现状,陈海兵抓党建、带队伍,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田坎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1+7”脱贫新路径。即以党建统领为“主干”,探索出瓶颈突破、村企共建、文化聚力、产业支撑、农超联动、校农结合、基金保障”等脱贫新路径。带领村干部挂出“脱贫时间表”,绘出“致富路线图”,全力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

  帮助村里修复受损沟渠3.6公里,保障农田灌溉5000亩;打通断头路14.8公里,方便6个村民组4000余人出行;建设香菇、蔬菜、经果林等10多个种养殖基地,并注册“绿油油”食品商标……到田坎村任职以来,陈海兵共协调项目47个、资金8494.3万元。实现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2018年,田坎村人均增收1800元,脱贫退出率约占97%。

  在带动村民实现物质增收的同时,陈海兵还想方设法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村里建起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每月开展不同主题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为了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陈海兵还结合田坎村历史、资源及干群奋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场景,创作出了《醉美田坎》歌曲,“村歌”的传唱,进一步增强了村民对家乡的认同,凝聚起了“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蓬勃动力,大家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2018年3月,陈海兵的驻村工作本该结束,但田坎村民一听说“兵书记”要走,许多村民自发向南龙乡党委、政府联名申请挽留。“既然群众相信我、需要我,那我就留下,为贵阳市脱贫攻坚奉献自己的力量。”陈海兵说,到2019年12月31日,田坎村将全部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并力争创建成贵阳市文明实践站、贵阳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示范村。(作者:孙远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