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 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2019-06-20 11:28:43|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贵州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今年将达100%;33.9%的工业企业实现大数据与关键业务环节全面融合;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建成10个农业物联网基地……记者6月19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贵州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上获悉,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融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动力,开辟了新路径,拓展了空间。  

  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点。贵州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大数据企业集聚地;国内外大数据知名企业纷纷在贵州落地生根;涌现了货车帮、白山云、易鲸捷、朗玛信息等一批全国级的本土行业标杆企业;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排名全国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贵州开展“千企改造”“万企融合”大行动,实施“数字经济”攻坚战,一大批传统企业发生“蝶变”。2018年,全省共建设102个融合标杆项目、1050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融合企业1625户,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水平达到36.9。  

  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实现新提升。33.9%的工业企业实现大数据与关键业务环节全面融合,全省两化融合指数在全国排名从2014年第29位提升至第19位。  

  大数据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开创新模式。54%的服务业企业依托数据实现成本、利润分析决策。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拓展新空间。全省458个农产品纳入追溯系统,建成10个农业物联网基地,有效支撑农业产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乡村振兴步伐更快。贵州大力推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管理服务中的运用,加快农村数字化、智慧化进程,为乡村振兴赋能。  大幅改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全省所有行政村光纤宽带和4G网络实现100%覆盖,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85%,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目标。  

  推动农产品风行天下。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平台,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0250个,全省所有乡镇快递物流实现全覆盖,实现了黔货“触网”,推动了“黔货出山”。  农村生产管理更加智慧。贵州建成500亩以上坝区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大数据与服务民生融合,释放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红利。实施民生服务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开展“数字民生”攻坚战和群众办事痛点堵点难点疏解行动,推动民生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打造“进一张网、办全省事”的政务服务网。目前,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83.10%,今年将达到100%,连续三年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全国前三。  

  政府数据开放水平领跑全国。《2018中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报告》显示,贵州在全国省级数据开放评价排名第二,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排名全国第一。  

  群众大数据获得感持续增强。大数据在教育、医疗、旅游、交通等领域的广泛运用,涌现了“医疗健康云”“税银贷”“通村村”“多彩警务云”等典型应用,让群众同享大数据红利。  

  大数据与社会治理融合,让政府管理服务更加高效。贵州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新机制探索,建设“一云一网一平台”,从根本上解决数据“壁垒”问题。  

  政府数据整合共享打通“放管服”经脉。省政府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率先接入国家平台,形成了“上联国家、下通市州、横接厅局”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已接入8个国家部委18个接口数据。  

  打造了一批优秀政务典型应用。“水利云”“交通云”“税务信用云”等一批典型应用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好帮手。  

  “这几年来,贵州先行先试,不断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得到国家和社会广泛认可。”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韩少波表示,今后,贵州还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民生、数字设施、数字安全五大攻坚战,持续推动大数据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作者 黄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