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坚持问题导向促环保整改见效
瓮安河 供图 瓮安县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通过治理,瓮安河水变清了,河岸变绿了。”10月22日,60余岁的瓮安市民冯琴谈到瓮安生态的变化,脸上挂满了笑容。
前些年,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瓮安河水质长期为劣V类,流域内涉磷企业环境问题突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组指出瓮安河水质问题。
为扎实推进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组反馈意见,瓮安县把“改”字贯穿始终,针对“回头看”反馈涉及瓮安河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瓮安县委、县政府组织住建、水利、环保等部门对瓮安河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剖析问题成因,深挖问题根源,采取“一河一策”的具体措施,推动整改落实。目前,瓮安县共筹措资金4.63亿元,完成17.04km河道治理工程,治理后的河段集“防洪、景观、生态、截污”于一体,城市河道岸线绿化率达95%以上。
瓮安是“亚洲磷都”,丰富的磷矿资源,催生了黄磷产业的蓬勃发展,黄磷生产过程通常伴随大量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尾气。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瓮安县紧盯民生热点难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整治磷化工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目前,瓮安县共涉及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回头看”工作组反馈问题整改11项,目前已完成问题整改5项,正在有序推进整改6项。(文 顾桥 陈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