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紫云:脱贫路上的“父子兵”
一家出了两个村党支部书记,在别人的眼里是荣誉,但在父亲杨光明和儿子杨昌华两人看来,这意味着两份沉甸甸的责任。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宗地镇因是山区气候,10月已经让人们可以感受到寒意。夜深了,杨家老屋却依旧灯火通明。67岁的父亲杨光明与38岁的儿子杨昌华很严肃的交流着,儿子杨昌华认真记着笔记,听父亲杨光明说工作思路,两人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乡村发展。
竹毫村和打郎村紧紧相连,同为深度贫困村。父亲杨光明是打郎村的村党支部书记,人称“老杨支书”。儿子杨昌华则在隔壁的竹毫村任村党支部书记,人称“小杨支书”。这对父子就是相邻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父子俩在脱贫攻坚路上干劲十足,各自带着村民脱贫致富,被当地群众称为脱贫路上的“父子兵”。
父亲杨光明(左)和儿子杨昌华(右)在家中讨论村里的工作 摄影 陆凯
杨光明对儿子杨昌华说:“我们已经成为两个深度贫困村的领头羊,我们要守初心、记使命、找差距、谋发展,绝对不能打退堂鼓。”
“这是一位父亲的教诲,更是一位老党员的叮嘱,我坚决服从。如今我战斗在脱贫一线,完全可以做到忠孝两全。”杨昌华说。
父亲杨光明和儿子杨昌华带领两个村子的村民不畏艰难,不断探索,最后确定了中蜂养殖和林下生态养鸡两个脱贫项目。
如今,竹毫村组建了合作社和村属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养殖,全村现有中华蜜蜂560箱,按每户10箱利益联结未脱贫贫困户50户279人,60箱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全村投放脱温鸡苗9200羽,按每户养殖100羽利益链接贫困户92户501人。
打郎村2017年至今共发展养殖户181户,成立了打郎村种养殖合作社,林下养蜂200箱,土鸡7000羽,佛手瓜种植340亩、蜜源(甜荞)100亩、紫花苜蓿50亩,竹毫村除养蜂产业外,全村投放脱温鸡苗9200羽,按每户养殖100羽利益联结贫困户92户501人。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要多为村里的贫困户争取好的政策支持,不要怕苦怕累,真正为村里发展干点实事。”这样的对话,经常会出现在杨光明和杨昌华父子俩的对话中。(文 姚福进 狄凯)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