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柱:抗“疫”一线群像“扫描”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春花村,农民龙彪冒着寒风,用侗话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今年58岁的龙彪,在疫情来袭后,他主动向村委“请缨”,上“前线”。 “我是党员,疫情来了,我不能老是躲在家里。”龙彪说。
为劝导村民居家自我保护,龙彪抽出时间,利用村里的音响,向周围的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村民不办酒、不走亲访友。龙彪说:“通过几次的宣传后,大家都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自觉的呆在家里,有个别村民原本计划春节期间办喜酒的也延期了时间。”
今年35岁的尹齐胜是天柱县瓮洞镇同心村扶贫驻村干部,疫情来袭,为防止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扩散,他主动向村委“请缨”,“承包”全村的采购任务,免费为乡亲们“代购”。
尹齐胜说:“疫情防控期间,村民主要通过微信、QQ或电话下‘定单’,每天登记后第二天统一购买。”
“小兄弟,谢谢你帮我买了油和盐,这几天我还一直担心没油盐吃呢。”同心村五保老人罗启村拿到了物资后心里十分感激。尹齐胜说:“只要乡亲们不出门,不串门,我多跑点,累一点也是欣慰的。”尹齐胜除了承担“代购员”、“送货郎”之外,还负责村里的卡点值守,疫情防控宣传等。
连日来,村里急需招疫情防控志愿者,村民们听说了后纷纷报名。“作为村里的一员,抗击疫情,守护健康,我必须参加。”老寨村二组杨德松坚定地说。杨德松是贵州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在村级招募信息发出来后,迅速的响应家乡的号召,第一个报了名。
杨德松根据村级指挥所的值班安排,每天都会准时到执勤点开展工作。疫情防控期间,为内防扩散,外防输入,老寨村设置了卡点,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值守制度,严禁人员进出。
“杨德松能吃苦,坚守岗位,哪怕排到了夜班,他也从不退缩。”老寨村扶贫驻村干部吴世平说。
自该村开展防控工作以来,像杨德松一样的志愿者还有杨茂元、吴增华等10来人,他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把火。疫情防控期间,天柱县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共同抗“疫”,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冲锋一线,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责任与担当。(文 王岩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