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驰援,贵州有“一棵树”

2020-03-22 14:05:26|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3月20日上午十点,一树集团在贵阳市立诚公证处及媒体的监督下对外公示了疫情期间投放口罩数量清单及各批次口罩质量检测报告。

(社会)逆行驰援,贵州有“一棵树”!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万千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家企业也不例外,通过这次监督事件,我们得知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群众缺什么?就全力保障什么

  1月23日,清镇一口罩生产厂门口排起长长的购口罩队伍。“老百姓正急着需要口罩,工人加班我陪着,加班工资我也给,只要能拿到口罩,怎么样都可以!”在一树药业集团副总裁文斌的恳求下,厂家才同意生产,等待了近十二个小时后,文斌终于拿到厂家生产出来的2万个N95口罩并迅速发往全省的一树门店。

  随着疫情不断升温,社会防疫需求越发扩大,且国内口罩采购形势严峻,一树药业开始瞄向海外。多方出动之下,于1月30日得知印尼可供货,立即由集团联合创始人兼品牌文化中心总经理王明康带队,直奔印尼。然而到达目的地后,印尼口罩厂以全球口罩产供比失调为由,将谈好的价格提高到近3元。“这个时候我们也拿不定主意,就打电话请示公司。”王明康回忆说,公司的答复是:“不计一切代价,买!”于是团队很快跟对方签了合同,担心中途再生变故,签完合同后,他们仍坚守在工厂等待出货。2月3日,团队订购的第一批29万只口罩顺利从印尼出厂,发往中国。

  据一树介绍,这样的“抢”购口罩小队,足迹已踏遍国内、印尼、韩国等地。

(社会)逆行驰援,贵州有“一棵树”!

  连夜攻克技术难题,保障口罩预约

  贵阳市民们通过手机小程序戳一戳屏幕就能享受到的预约服务,留给一树药业IT中心开发部的搭建时间仅有12小时。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也难不倒一树药业年轻的IT团队。2月2日晚,经过12个小时的通宵作战,终于在次日9点前,正式上线第1版预约程序。一经推出,每秒57万次的平台访问量造成了系统卡顿,给使用带来不便,于是一树药业紧急联系阿里的技术专家,联合攻关,对第1版进行重构升级并重新上线预约程序供市民使用。

  这一次,每秒访问量达89万,系统仍波澜不惊,30万医用口罩,顺利分发到市民手中。

  携手共渡难关,平价保供应

  物价,牵连着万千市民的情绪。疫情时期,口罩、酒精、消毒液等常见用品变得十分紧缺,价格也水涨船高。对此,一树药业决定以所有库存保障市场需求,绝不涨价,国产口罩定价每只1.6元,从国外采购回来的高价口罩,则统一以1.9元售卖。3月11日-16日,一树药业还向市场投放了550万只一次性口罩,助力开学、复工复产。后期根据市场的需求,又增加了200万的投放量。

(社会)逆行驰援,贵州有“一棵树”!

(社会)逆行驰援,贵州有“一棵树”!

  事实上,在疫情期间,一树共采购包括口罩在内的9400多万的防疫物资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平价和低于采购价的供应,用于捐赠的物资总额则达到200余万元。

  虽然一树也很困难,但是还是把最好的捐出去

  “所有老百姓急需的防疫物资,都必须要加班加点赶出来,第一时间分发出去,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疫情非常时期,我们没有休息的说法,全员007模式保障物资供应。”一树药业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王永芳说。战疫期间,不单是民众需求口大,医护物资也处于告急状态。于是,紧急调配6万余元市场急缺物资,驰援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并且把刚从韩国"抢"购回来的一批10万只KF94口罩,全部捐给医护一线使用。

  这样的爱心政策,员工们却稍稍抱有委屈情绪,因为一树的一线员工,自己都没有口罩戴,有的店员一个口罩已经戴了5天。一树药业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王春雷坦言对不起他们,因此就有了网上热传的"王春雷道歉事件",王春雷用一封"家书"打通了员工的心结,“一树人们“也逐渐从不理解转为感动和自豪。

  据公证处公证,一树药业集团从1月20日起到3月19日止,供应口罩数量为1134万只,目前酒精、84消毒液等消杀物资货源充足,防疫药品品种齐全,后期口罩供应力度会持续加大,以最快最便捷方式满足市场防疫需求,广大市民可以到一树集团全省1000家分店购买。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季节,也许少了些往年的热闹和欢乐,但一场疫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许多爱与温暖的力量。疫情结束后,一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和所有人摘掉口罩,用灿烂的笑容一起拥抱春暖花开。(记者 刘正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