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陆坪:护好“幸福不动产” 充实“绿色提款机”

2020-04-03 17:16:2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云|责编:李佳艺

  风来花草香,连山无穷碧。4月2日,在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陆坪镇,田间地头入眼一片春色。

  这个春天,在陆坪镇的土地上,已规划种植10000亩藜山福米,20000亩中药材,30000亩次蔬菜,40000亩经果林(茶)。为巩固陆坪镇脱贫成果,10万头生猪引进,养殖带动效应渐显。为推动农村产业革命,陆坪镇规划打造集中连片的坝区坝子11个11430.46亩,6个500亩以上坝区完成种植经济作物5596.11亩。

  “围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要求规划乡村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促进实现乡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陆坪镇镇长陈礼兵介绍说,“让绿色成为乡村核心竞争优势是新时代陆坪乡村振兴的发展关键。”

  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陆坪镇不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因地制宜,推动乡村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造“米袋子”“菜篮子”“药箱子”“果盘子”“肉盘子”这一“五子登科”绿色产业格局,实现农民“钱袋子”鼓起来,“幸福感”升起来目标。

  作为中国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近年来,贵州倾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贵州样本”。身处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基层一线的陆坪镇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省、州、市的顶层政策设计,给陆坪镇推动农村产业革命,走绿色生态之路带来无限动力。陆坪镇围绕治水、治气、治土,多措并举、多策并用,系统保护山水林田河草乡村生态共同体。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我们坚守的发展底线,大数据‘云思维’是我们创新发展的应用手段, 护好乡村的“幸福不动产”,充实百姓的“绿色提款机”是我们追求的治理目标。”福泉市政协副主席、陆坪镇党委书记杨时江认为,“要保证发展速度不减,守牢生态屏障不退,最根本是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转型升级。”

  在杨时江和陈礼兵的规划中,陆坪的未来是成为“春可以踏青漫步、夏可以赏荷避暑、秋可以摘果收粮、冬可以看雪围炉”的乡村旅游地和让游客和群众可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诗意栖息地。(福泉市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