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盘水:“凉都三宝”提质增效 撑起产业兴旺一片“蓝天”

2020-05-11 09:52:0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李佳艺

      2019年,六盘水市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调减低效作物种植超过50万亩,猕猴桃、刺梨、茶叶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主打农产品,“凉都三宝”逐步风行天下。

  六盘水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期间,聚焦“凉都三宝如何实现提质增效?”这一关注热点,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贵州六盘水:“凉都三宝”提质增效 撑起产业兴旺一片“蓝天”

  

  猕猴桃、刺梨、茶叶“凉都三宝”是六盘水农业产业化的缩影,更是六盘水山地特色现代农业的骄傲。20.08万亩的猕猴桃昭示着规模化发展的底气,100余万亩的刺梨稳坐全国最大种植面积和加工能力的宝座,30万亩的茶叶在贵州全省占据重要一席。以猕猴桃为主导的水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贵州首家“国字号”农业园区。盘州刺梨成功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水城春”早春茶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今年一季度全市茶叶产量、产值分别增长33.27%和28.38%,均排全省第一。

  在2020年“提质增效年”之际,六盘水将借着市两会胜利召开的东风,持续发扬抓具体抓深入工作作风,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做实工作、做精品质、做高效益”的要求,聚焦现代农业种植、加工、品牌、销售关键环节,紧盯全产业链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动以凉都三宝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要认真落实猕猴桃产业发展九大重点任务、二十条要求,规范建设猕猴桃基地20万亩。推进刺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集团化发展,改造提升刺梨标准化基地15万亩。按照“提档、增产、全利用”要求抓好茶叶产业发展,确保投产茶园达到26万亩,让“凉都三宝”撑起六盘水产业兴旺一片“蓝天”。

  在种植环节突出产业“管护”的基础作用。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必须加强产业管护,只有管护到位,产业根基才能夯实,产业规模才有保障。要切实做好“凉都三宝”管护这篇文章,及时兑现管护经费,抓好猕猴桃基地灌溉和防雹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物联网发展,持续提升猕猴桃、刺梨、茶园基地管护科技水平。通过经营主体积极管护、第三方社会组织参与管护、农技人员指导管护等行之有效措施,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技术人员”多位一体的管护格局,形成从基础设施到种植全程的精细化管护体系,切实构筑凉都三宝提质增效“防火墙”。

贵州六盘水:“凉都三宝”提质增效 撑起产业兴旺一片“蓝天”

  在加工环节突出产品“研发”的关键作用。围绕“凉都三宝”要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打造衍生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突出科技研发不可或缺、势在必行。在充分利用弥你红生态食品加工园、盘州刺梨产研中心、水城县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下大力气攻克刺梨储存保鲜等关键核心技术,同时从低端向高端不断研发以“凉都三宝”为原料的果酒、果脯、口服液、面膜等多样化、多系列的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档次,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在品牌环节突出生产“绿色”的支撑作用。品牌是旗帜,品质是内核,品质过硬,品牌之路才能行稳致远。“凉都三宝”是六盘水农业的支柱产业,要始终坚持生态、绿色、有机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深入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行动,严格农药、化肥等物资使用把关,支持大面积推广有机绿肥,开展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营造“凉都三宝”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真正从品质提升擦亮品牌底色,让品质与品牌同频共振,让“凉都三宝”品牌深入人心,经得起市场检验。

  在利益环节突出联农“带农”的助推作用。农业发展,农民是主体。在“凉都三宝”全产业链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三变”的联农带农机制,优化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让合作社、农户切实分享到“凉都三宝”产业发展红利。要围绕“凉都三宝”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密切利益联结,通过技能培训让农民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有效缓解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冲击,进而强化广大农户对产业发展的责任心与归属感,激发大家共同参与的动能和热情,让广大农民成为助推“凉都三宝”提质增效、健康发展的最大助力、最强后盾。

  下一步,六盘水将认真贯彻市两会精神,一手抓疫情常态化防控,一手抓现代农业生产,以“凉都三宝”提质增效为突破口和主抓手,为我市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厚植产业根基。(记者 刘定珲 屠琪 陈江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