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临近,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高酿镇三寨村村民龙玉梅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几盆粽粑叶和用木灰浸泡的糯米,架子上挂满了刚刚出锅正在冷却的粽子。几个侗家妇女和龙玉梅一起,一边包粽子一边谈笑,粽子和粑叶的清香弥漫着整个院落。
村民在洗粑叶
“快端午了,需要粽子的人比平时多两三倍,我们一天包粽子200斤左右。”龙玉梅告介绍,她从事农特产品加工已有14年了,自己家种的糯米不够做粽子,现在还买村民家的糯米来制作。
三寨村田野肥沃,气候温凉,稻米香糯,稻草是绑粽子的上好原料。山上植被茂密,泉水甘冽,盛产粑叶,甜藤。甘泉兑木灰浸泡稻米,煮出来的粽子格外清香,深受省内外游客喜欢。
村民在一起包粽子
近年来,三寨村充分利用坝区、林下资源优势,根据天柱县的惠民政策,采取“党支部+党员+庭院经济”“致富能人+加工作坊+土产”“合作社+村民+土产加工”等模式,开展土产加工培训,借用电商、网络销售、媒体推介等力量,帮助村民加工农特产稳定增收。
龙玉梅正在挂粽子
龙玉梅介绍,为了长期解决当地村民就业,她开办了加工作坊,糍粑、甜藤粑、粽子、包谷粑、腊肉、香肠等特色食品她都在带着大家一起做,一年四季不闲着。目前,该加工作坊给当地村民提供9个工作岗位,每人月增收3000元。
如今,三寨村加工米豆腐、三月粑、粽子、甜酒等农特产品的农户有20多家,产品远销香港、澳门等地,是天柱县有名的农特产加工销售村。(文/图 陈光昌 肖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