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来源:知知贵阳  |  2023-10-13 17:28:39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于菁菁:多巴胺是什么?在初秋的贵阳,它可以是花溪高坡粉色的盘山公路,也可以是每个周末在文昌阁的路边音乐会。当然,它还可以是洋溢在每一位市民和游客脸上愉悦的心情。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于菁菁:这两位是来自大洪村的王氏夫妇,他们依托花溪粉色公路在此经营餐饮文创店铺,虽然他们不知道“多巴胺”是什么,但每天起早干活的他们,依然将笑容挂在脸上。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花溪区高坡乡大洪村村民 罗明兰:五月份起我们一家人就住在这里经营店铺,我们24小时都在这里,现在一个月收入大概有4000元左右。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粉红公路”全程段皆为粉色的围栏和地面喷漆,在秋日里,沿着公路行驶,乘着风,穿梭在乡野风景中,感受微风拂面。看风景、白云、绿树不断后退,在公路与城市间的这条“粉红公路”像一幅流动的油画,格外吸“睛”。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游客 李根:因为今天天气好,然后我们就约着过来看一下。我感觉很美丽,天空很蓝,是自由的感觉。现在路也很好,很方便,随时都可以来。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游客 李红卫:我来了不止一次了,有两三次了,每次来感觉到高坡各个季节景色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特别漂亮,特别像网红打卡路,走上来看着挺漂亮的。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将“孤岛”连成“花园”,使分散的景点“串珠成链”,处处生景、步步风光。高坡旅游小环线途经青岩镇、黔陶乡、高坡乡的八个村庄,全长25.13公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旅游公路,也是一条惠及2974户16316人的致富之路。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花溪区高坡乡大洪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王光旭:自从青黔高旅游环线开通以后,在外务工的好多年轻人都回来在路边摆一些小摊,给自家增收。把路边沿线空置的民房出租,打造民宿、农家乐,我们今年的人均收入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几。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在云岩区文昌阁城墙下的路边音乐会上,热情高涨的街边演出为“爽爽贵阳”增添了一份来自夜晚的霓虹。“五光十色的黑”与青春热血碰撞交融,为市民、游客生活注入了“美好”元素的同时,也带来了千万级的线上流量。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游客 何志敏:我觉得现在这样的音乐会真挺好的,演唱的各种歌曲都是耳熟能详的。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于菁菁:“多巴胺”只是一个网络用语,意思是当下非常地开心、异常地高兴。其实我们的旅游从业者是否知道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市委市政府“强旅游”战略中,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决策中,一张张因旅游产业化逐渐成熟而浮现出来的笑脸。

秋日“多巴胺” 催热爽爽贵阳“色彩经济”

  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 局长 胡琳: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擦亮“爽爽贵阳”的城市品牌,紧盯游客主体、市场主体,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坚持市场化、项目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导向,以发展文旅经济为突破,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热情、周到、安全、文明的国际旅游环境,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记者:于菁菁 陈百舜)

编辑:罗淼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