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好花红村日光倾泻、鸟鸣山幽,村边绿树环绕,一条涟江河从村庄穿流而过,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漫步河边,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耳边不时传来布依民歌《好花红》婉转优美的旋律。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生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寻着歌声走进农家小院,一群穿着布依服装的中年男女在树下小憩,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你一句我一句,哼唱着《好花红》。
布依八音座唱 摄影 黄平
好花红村是这首布依传世民歌的发源地,《好花红》的好花是指刺梨花,在依山傍水的布依山寨、山野田边随处都可以见到。布依儿女认为,刺梨花拥有坚韧的生命力,是美丽与坚韧的象征。
布依人喜好唱歌,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做客下田,无论打柴问路还是情窦初开都要唱上几句。68岁的王恩达是村里的老支书,他介绍,《好花红》旋律单纯,只四句两个乐段,是一首羽调式民歌,在两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既继承了本民族原有的歌调,也吸纳了汉族山歌七字四句的样式,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性的惠水山歌调,也叫好花红调,与大调、小调、大歌、小歌一道成为布依族曲调的代表,是布依族人民智慧凝聚的文化遗产,成为布依族特定的民族文化符号。2008年,《好花红》调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民聚集在一起唱响《好花红》 摄影 黄平
如今,热爱文艺的“90后”将《好花红》进行改编,融入流行元素,增强山歌的吸引力,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让非遗文化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在欣赏与互动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村民跳舞迎游客 摄影 黄平
在好花红村,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不仅是歌,还有已显斑驳但却异常精致的老建筑。好花红内有一栋两层木楼被称为“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有200多年的历史,院里铺就的青石地板平整而坚固,踏上这些青石,仿佛能够感受到布依族历史的厚重。村里还有类似这样的7个堂屋,村民们将其命名为“纺织之家”“染坊之家”“酿造之家”“工艺之家”“歌舞之家”“武林郎之家”“文林郎之家”,每个堂屋都珍藏着布依族的宝贵历史记忆,见证了布依族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
称为“中华布依第一堂屋”的木楼 摄影 黄平
好花红村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是金钱桔,曾远销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目前,好花红村拥有“中国金钱桔之乡”“中华布依第一堂屋”“好花红民歌发源地”三块金字招牌。
游客在花海拍照 摄影 黄平
好花红村因歌得名、因歌闻名。在《好花红》优美的旋律中,好花红村村民勤劳奋进,奋勇拼搏,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逐浪前行。如今,村里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不仅建成了叶辛好花红书院、枫香小院等景点,还打造出悬崖度假、探秘天坑、邂逅云海等露营新方式,游客可以到这里欣赏日落星空、听风入眠、品味乡愁,绘就了乡村和美新画卷。(文 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