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百亩油菜种植基地迎来了丰收。走进下司镇星朗村百亩油菜种植基地,曾经花团锦簇的油菜田早已换上了新装,田园之美,尽收眼底。
油菜种植基地一角
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在收割机的后端,油菜籽从卸粮口源源不断地“流入”袋子,现场人员一袋接一袋地把油菜籽运到晒粮场进行晾晒。
“我们种植的油菜品种是阳光131,具有耐旱、高产的特点,今年一共种植了100亩,每亩产300斤左右,预计产量在30000斤左右。”独山县下司镇星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郭永才说。
农户收割油菜籽
在收割机的另一头,工作人员在有关专家指导下,走进田间,仔细对田块面积、机收减损率、油菜籽重量、含水量等主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现场开展测产验收,认真核算油菜籽产量。“我们主要通过随机选择样本田、人工采收、机收、面积丈量、称重、取样去杂、测定水分等工序对油菜进行测产,测产结果出来后,我们还将进行排名发奖,调动农户种植油菜的积极性。”独山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员胡洪晟介绍,经过测产验收,油菜平均亩产124.08公斤。
村民晾晒油菜籽
此次测产从独山县百泉镇、上司镇、下司镇和玉水镇中,组织油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散户等开展油菜产量评比活动,每个坝区要求9家种植油菜经营主体参与活动,田块面积要求0.3亩以上,可选择人工收割和机收等方式,各坝区分别设置高产冠军奖1名、高产优秀奖3名。
专家正在核算油菜籽产量
近年来,独山县积极推动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采取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生产,并在油菜不同生长周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控,有效实现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在促进县域油菜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助力农户增产增收增效,激发农户油菜种植积极性。
今年,独山县种植油菜12.1万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下一步,独山县将继续以科技力量为支撑,加强油菜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力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文/图 柏玉迪 张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