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坚持聚焦主题、注重实效,一体推进学查改,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精准触达的民生服务,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里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烟火气”暖了民心
“以前买菜路途远,又要拎着很重的东西,现在下楼就能买到新鲜的蔬果,很方便。”市民陈晓琼说。
为了让“摆摊”不堵路,“烟火气”不扰民,清镇市创新推出“便民摊区缓冲街”概念,在全市17条符合条件的路段,合理划定外摆区域和经营界限;设置了3处临时赶集市场,可容纳约800个摊位。曾经散乱无序的流动摊点,如今在规范管理的市场内有序经营。
清镇市金盆路便民服务点 摄影 陆劲松
优美的市容市貌、良好的经营环境背后,是清镇市对城市管理的精准施策。为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清镇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探索符合市民最关心、最直接的管理模式,在城区适宜地段设置便民服务点,打造便民生活圈,极大满足了周边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和“饭桌子”需求。
“夜泊区”带来便利
6月初,清镇市首批夜间临时停车区正式启用,赢得群众广泛好评。“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发现夜间消费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存在停车困难的情况。”清镇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教导员贺涛说。
清镇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聚焦群众停车需求,在清镇市职教路盛源新天地路段、百花路建设学校门口路段、云站路中环国际路段等6处夜间消费比较集中路段科学划定路边单排停放区域,每日22:00至次日凌晨7:00为允许停车时段。
清镇市职教路夜间临时停车区 摄影 张弘扬
同时,交警部门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动态调整停车区域范围,为“便民不添堵”提供更坚实的保障。“除了现有的划定区域,我们正协同周边机关单位、公共企事业单位开放内部停车场,计划推出‘夜间消费集聚区免费停车指南’,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贺涛说。
“村驿站”改变生活
走进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快递驿站,40余平方米的店面里,货架上包裹整齐排列,前来取件的村民络绎不绝。数据显示,日均到发快递量达1000余件,且持续增长。
“过去取个快递,要坐车到离家15公里远的地方,来回要花5块钱。现在村里有了快递驿站,取件不收费,走几步就能拿到,简直太方便了。”村民杨秀芬说。
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快递驿站 摄影 张全启
为解决农村快递进村难及领件违规收费问题,清镇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邮政公司积极开展村级快递网点建设工作,选取青龙山街道陈亮堡村,红枫湖镇民乐村、白泥村等8个村作为试点,倡导快递企业与邮政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双方合作将邮件快件配送进村。
“农村快递进村工程不仅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更是连接城乡、畅通乡村物流‘毛细血管’的关键一步,让乡村加速融入现代生活。”清镇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正友说。(文 代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