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杨展凌 实习生 谭淏月):8月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贵州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六大产业基地”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8%,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
发布会现场 摄影 谭淏月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5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新年第一会”和“新春第一会”,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健康医药、生态食品、纺织服装和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兴数据,建立“5+3”工作机制,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6+3+3”现代化工业体系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贵州省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瓮安矿化一体新能源电池材料循环产业等项目落地建设。1至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33.2%、14.0%。
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链条贯通,加快“电动贵州”建设,宁德时代、中伟等龙头企业贵州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扩量增产,吉利贵阳基地、奇瑞(贵州)产业基地扩大整车生产规模,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1至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8%。其中,新能源电池产能累计已达53GWh;汽车产量达9.7万辆、同比增长265.6%,增加值同比增长83%。
同时,贵州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多能互补”和“多业并进”,加快实施大型风电、光伏、抽水蓄能项目,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1至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提速焕新发展,贵州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有色、化工、酱酒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钢铁、建材、新材料行业加快推进。遵义铝业发布全国首个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贵州轮胎成为全国轮胎行业首家获评全球“灯塔工厂”企业。1—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5%。
此外,贵州还持续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1至6月,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产量15.9万千升,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食品制造业增长19.2%,医药制造业增加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2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重点产业发展态势总体稳健,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重点产业发展仍然稳中存忧,部分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挑战不断增多。”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以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工业发展“含金量”、着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