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丹寨万达小镇的尤公广场被璀璨灯光点亮。9月15日晚七点半,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暨第四届丹寨非遗周开幕式节目进行了最后一次全流程联排。目前,所有准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均已抵达,静待大幕拉开。
这场备受瞩目的非遗盛会将于9月16日至21日在丹寨县正式举行。从舞台搭建、节目彩排到嘉宾接待与后勤保障,一切已准备就绪。这座浸润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小镇,正以最美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即将呈现一场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交融、传统美学与当代潮流共振的精彩盛宴。
记者在彩排现场看到,侗族大歌、川剧变脸、佛山醒狮等非遗项目轮番亮相。演员们身着精美传统服饰,伴随悠扬曲调与灵动舞姿,每一段唱腔、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非遗的厚重与鲜活,提前将观众带入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时间紧、任务重,但能代表佛山非遗登上国家级的舞台,我们倍感荣幸。”《狮武岭南》的编导段波表示,该节目最大的挑战,是要在三分半钟内将醒狮、粤剧、咏春三大非遗融为一体,既要突出各自特色,又要实现整体流畅。为此,团队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深入合作,反复打磨音乐与动作细节,精准提炼核心元素,力求让观众迅速领略佛山非遗的独特魅力。
作为活动主会场,丹寨万达小镇的尤公广场、苗年广场、鼓楼广场、锦鸡广场等区域都已装饰一新。“五好非遗大集”将亮相小镇主街,在1.5公里的街区中汇聚非遗传统工艺、美食、绝技、中医药等展位,与现有商业业态有机融合。各广场还安排了百项非遗进小镇、传统工艺展示、文创体验等系列活动,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非遗互动体验。
丹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曾思宇介绍,为办好本届活动,全县已全力以赴筹备两个月。除非遗大集外,还将推出盛装巡游、非遗T台秀、铜鼓篝火晚会、名医堂义诊、“非遗好笙音”芦笙会、非遗研学课堂、酸汤美食宴、非遗科技展等丰富活动。目前各项环节均已基本就绪,届时,来自全国非遗主管部门、学界、传承人群体的数百位嘉宾将齐聚丹寨,共话非遗保护新未来。
为让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共享精彩,州融媒体中心组建38人专业直播团队,采用“州县联动”模式,全力应对多场景、高难度的直播挑战。直播团队负责人陈桂表示,直播涵盖开幕式、展演、巡游等核心环节,不同场景的技术标准和传播需求各异,团队已提前完成场地勘察、设备调试与流程演练,致力打造一场专业且观赏性强的非遗直播盛宴。
开幕式将分为“发布”与“非遗展演”两大板块,通过政策发布、成果展示与节目展演相结合,既传递行业新动态,也展现非遗的魅力。目前所有内容已准备完毕,将于明晚完整呈现。
此次活动不仅是丹寨的文化盛事,更是黔东南州展示非遗成果、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造虚实结合、传统与创新并重的非遗盛宴。
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杨国祥表示,本届活动最大亮点是“传统与时尚的深度融合”。首次将省外国家级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场景结合,突破以往“重传统、轻创新”的展演模式,通过节目编排与表现形式创新,拉近非遗与当代观众的距离,进一步增强其生命力和传播力。(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邱力 李林 龙思全 杨育森 丹寨融媒 何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