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园到茶杯!“数聚黔茶”赋能茶产业全环节
来源:天眼新闻  |  2025-09-18 10:27:50

  经过夏季大宗茶采摘加工高峰期,目前,石阡县各茶园进入秋季管护阶段,开始“休养生息”,为来年增产增效奠定基础。

  之前由于管理粗放,茶农们只采明前茶,经济效益低下;而今,随着产业不断升级,石阡苔茶在数智化赋能下迅猛发展,苔茶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石阡县“中国苔茶之乡”的名声越来越响。

从茶园到茶杯!“数聚黔茶”赋能茶产业全环节

石阡县茶园

  走进石阡县茶产业中心,一名工作人员通过一个大数据平台,就能轻松掌握龙塘五万亩核心区茶园的温度、湿度、病虫害等情况,实时掌握茶叶生长状态,实现茶叶生产全程可监控、可溯源。

  “在数智化加持下,石阡县现已成功培育优质高效苔茶品种5个,大数据平台建成后,减少茶园灌溉人工投入50%以上。”石阡县茶产业中心副主任段长流说。

  这一转变,还要得益于贵州航天智慧农业有限公司输出的“数聚黔茶-贵州茶园全链智控解决方案”,让茶园充满“科技范”。

从茶园到茶杯!“数聚黔茶”赋能茶产业全环节

茶园内的多功能气象站

  “数聚黔茶”通过对茶园种植、销售等全链条数据的分析,实现茶园产量提升30%、资源浪费减少24%、农事管理效率提升35%、生产成本降低40%,推动茶产业从传统经验向数据驱动转型,在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贵州分赛上获现代农业赛道一等奖。

  传统茶产业存在种植“看天吃饭”、加工“手感判断”、销售“渠道壁垒”、贷款“资产抵押”等痛点难点问题。

  “如何掌握品种优选、土壤肥力调控、水分精准供给、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核心要素进行科学管护,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每位茶产业从业者都在探寻答案。”航天慧农市场营销处处长孟庆伟接受采访时说。

  “数聚黔茶”旨在推进茶产业数智化管理、产销精准对接、全流程安全溯源、金融赋能,引领其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升级。

  “方案实现三大矩阵协同,让数据贯穿‘茶园’到‘茶杯’全过程。”孟庆伟介绍,生产端汇聚环境、土壤、气象、农技数据,能实现标准化种植;流通端集成智能仓储、数字加工关键数据,打通数据接口,实现管数据就能管业务;消费端通过质量溯源数据优化数字化营销分析,提升复购率。

从茶园到茶杯!“数聚黔茶”赋能茶产业全环节

石阡县茶园

  同时,该方案的四个场景数据流交织,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大闭环,让数据成为驱动产业运转的核心要素。

  在种植场景打造“数字茶园”,数万条数据经5G网络传至平台,AI模型生成精准决策,反哺种植端形成小闭环。在加工场景构建“数智车间”,品质检测数据传至交易场景作定价依据,实现“加工数据反哺交易”。

  在交易场景推出“公共茶仓”,通过算法分析生成精准供需对接信息,实现“以销定产”。在金融场景推出“数据信用”模式,以全链数据为信用基础提供融资服务。

从茶园到茶杯!“数聚黔茶”赋能茶产业全环节

茶园内的物联网虫情测报灯

  “数据要用起来才能释放价值,在方案中,全流程5万条溯源数据倒逼生产标准升级,使优质茶品占比提升15%;数万条调度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综合成本下降20%;20万条产销数据实时直连,订单响应速度提升3倍、库存周转率提高30%。”孟庆伟一一细数方案落地带来的改变。

  同时,数据工具下沉基层,小农户共享2万条农技与市场数据,带动300余名从业者增收;打通上下游数据催生新业态,产业附加值增长30%。

  “目前,该方案已在遵义、都匀、江西等地落地。”孟庆伟说,接下来,航天慧农将坚持以“数”赋“农”,持续进行智慧农业领域的探索。(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露)

编辑:颜观潮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