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植基地。 (何宏生 摄)
香蕉产业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 (何宏生 摄)
淡水龙虾养殖套种水芹菜。 本报记者潘浩 摄
游客采摘金银花。 (陆斌涛 摄)
南宁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级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合力推进脱贫攻坚。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扎实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等重点工作,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
总书记的期许
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各级党委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记者手记
凝心聚力迎难上 撸起袖子加油干
南宁是典型的二元结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的首府城市,南宁市如何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回应总书记的期许?
一年来,南宁市立下愚公移山之志,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级级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合力推进脱贫攻坚;盯紧年度目标,坚持质量标准,巩固脱贫成果;注重在“四个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让干部有动力想干事、有能力会干事、有担当敢干事;坚决纠正“四风”,确保脱贫领域风清气正;管好驻村队伍,培育乡土人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使帮扶精准度、脱贫精准度、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2017年,南宁市交出了一份优异的脱贫攻坚成绩单,在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通力合作下,顺利通过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考核组和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实地核验,实现了101个贫困村、83662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帽的年度目标,为完成“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任务开了好头。
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我们必须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抓住脱贫攻坚的“牛鼻子”,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吹糠见米,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目标任务。
集体经济蓬勃发展 “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马山县林圩镇片圩村是一个山多地少、旱多水少的典型山区贫困村。2015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89户895人,贫困发生率为12.8%。
这两年,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开展,片圩村大力培育特色种养合作社,推进“造血式”产业扶贫,不仅实现了产业稳步发展,而且实现了脱贫摘帽的目标。
连日来,40岁的片圩村村民覃良清每天都和爱人到附近的养猪合作社打工。这份工作让他们每个月能拿到5000多元的收入,年底还有4000元的入股分红,对比以前打零工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提高收入,让覃良清十分欣喜:“如果没有扶贫政策的帮助,我们的生活就改善不了这么快。”
给覃良清带来脱贫增收希望的,是村里的覃氏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来,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模式,公司负责提供猪苗、饲料、技术并保底收购,不仅降低了风险,而且解决了销路。
合作社负责人覃友新告诉记者,覃氏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占地33亩,共有16栋猪舍,年出栏16000多头肉猪,每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元,受益贫困户达30多户。今年他打算继续加大投入,发展循环立体种养产业,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提高收入。
依托合作社的蓬勃发展,片圩村正全力解决“空壳村”问题,提高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持续增收的能力,力保脱贫不返贫。
“以前片圩村仅有2个合作社,这两年已经发展到7个,带动了50%以上的贫困户脱贫摘帽。”片圩村驻村扶贫专干李文英说。
去年,片圩村投入150万元建设光伏产业;投入40万元将废旧村委大楼推倒重建,作为门面出租;投30万元注入养猪合作社。一年来,片圩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2.4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村集体经济三项收入可达15万元以上。
片圩村并非个例。由于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我市贫困群众增收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去年以来,我市明确扶贫产业目标,千方百计发展贫困村特色产业项目,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吸收贫困户参与经营发展,实现创业就业增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目前,全市31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含)以上。
事实上,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我市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明确每个贫困村用于发展扶贫产业和村集体经济的财政专项资金不少于20万元,到2017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市进一步提高这一要求,增至50万元。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贫困群众稳步增收
地处马山县大石山区的青龙村,虽然缺水少地,自然环境恶劣,但借助村里种植大量牧草、毛竹的优势,2015年,青龙村成立了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政府专项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村民蒙克勇加入了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己养殖起了竹鼠。
通过“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方式,去年青龙村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近6万元,其中全村所有贫困户户均增收400元,村集体年增收近1万元,促进了贫困户稳定增收。在产业的带动下,青龙村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39%降到了2.29%。
啃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这块“硬骨头”,必须抓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大力培育扶贫产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目标,因地制宜,精心培育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功能,进一步拓宽深度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增收渠道,提高脱贫致富的能力。
去年,我市整合农业专项项目资金1.06亿元,用于支持上林、马山、隆安等4个贫困县区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同时还培育和引导1239个农民合作社、149个龙头企业参与了产业扶贫工作。
围绕“大力培育扶贫产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目标,我市以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原则,精心培育特色产业。
目前,我市各县区已分别确定了2—5个特色产业,贫困村基本确定了1—3个特色产业,其中2017年全市101个预脱贫摘帽贫困村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达到60%以上。同时全市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约10.83亿元,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乡村旅游业和村集体经济。
全市已培育出了如生态旅游、特色种养、林下经济、异地产业扶贫等一批有资源、有市场、有优势的特色产业项目,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预计将带动25.03万贫困人口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村企结对长效帮扶 重点突破深贫难题
在隆安县都结乡,一家有着“扶贫车间”称号的制衣加工厂远近闻名,它便是都结乡惠民制衣加工厂。
每天早上送小孩上学后,欧里村的贫困户陈雨梅就和其他工人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她看来,来这里上班让她的生活更有奔头。“在这里工作很好,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陈雨梅说。
过去,陈雨梅一家靠种玉米、水稻为生,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直到去年9月,在当地政府部门的鼓励引导下,返乡创业的梁冠安成立了这家制衣加工厂,才让陈雨梅找到了增收的途径。
自“扶贫车间”开办以来,坚持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留守妇女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合格的即可安排上岗。每个工人按日均8小时工作量计件,每月可收入2000至3000元。
如今,随着“扶贫车间”逐渐步入正轨,已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4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5人,每月加工量超过5000件。产品远销国内服装品牌行业及出口海外。“扶贫车间”还努力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让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进一步提高工人的素质,让客户满意,我们就可以接更多的订单,将‘车间’发展壮大,反哺更多的村民。”惠民制衣加工厂负责人梁冠安表示。
“扶贫车间”的成功,只是我市深度贫困地区与企业“结亲”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制定印发了《南宁市组织动员企业与深度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房地产、建筑、金融、加工工业、电商、农业等行业61家企业与56个深度贫困村和1个深度贫困乡镇结对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补齐贫困村集体经济的短板,去年,我市多次举办企业与贫困村产业扶贫洽谈对接会,动员280多家(次)企业与421个贫困村洽谈扶贫产业发展项目,达成帮扶合作意向共1758项。
去年8月,我市组织56个深度贫困村与全市近80家企业举行了一场特别的“相亲”大会:重点企业与深度贫困村产业扶贫对接洽谈。这些来自种养、电商、旅游、城建、工业、金融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积极为结对帮扶的深度贫困村把好脉、定产业、找出路。
诸如此类推介会、洽谈会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我市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打入北京这样的消费大市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随着合作的进一步展开,我市将持续深化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发展之路,不断加强与市场对接,打造农产品品牌,让更多的扶贫农产品进入国内一线城市销售。
“多亏了市委、市政府牵线搭桥,我们才能迅速找到匹配自身发展的产业。” 马山县加方乡龙岗村驻村第一书记蓝勇平这样说。
粤桂协作稳步推进 优势资源有效盘活
在上林县白圩镇赵坐村,连片的大棚里养着澳洲淡水龙虾。作为“粤桂扶贫协作”的重点产业项目,这些淡水龙虾被当地群众称为“致富虾”,亩产量可达315公斤,每公斤收购价达到98元。
广西澳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白圩场场长许建告诉记者,利用“粤桂扶贫协作”的资金优势,以及上林优质的水质条件,养殖澳洲淡水龙虾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自“粤桂扶贫协作”开展以来,上林县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大扶贫力度,引进广东企业在上林投入3000万元发展高值鱼养殖示范基地。同时,还安排致富带头人到广东学习考察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
贫困户覃基安去年参加了第二期粤桂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看到龙虾养殖的好前景,回来后很快就发动群众参与养殖。通过“两广”帮扶养殖澳洲淡水龙虾项目,上林县建立了大丰镇大里庄高值鱼养殖示范基地,带动贫困户100户412人参与生产,赵坐村养殖基地也有67户贫困户入股龙虾养殖。在养殖企业提供养殖种苗技术并保价收购的情况下,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除引进龙虾养殖外,去年年底,上林县在茂名市举办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产业扶贫对口招商推介会上,又成功与广东两家企业签约,“粤桂扶贫协作”成果显现。
目前我市与茂名市初步拟定了双方2018—2020年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三个贫困县分别与茂名三个市(区)签订了“十三五”扶贫协作规划,继续利用“粤桂扶贫协作”的有利契机,实施“致富带头人”工程,发挥创业致富带头人创业扶持、贫困户产业脱贫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力争形成以产业扶持政策为支点、以政策为杠杆,推进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脱贫和贫困户自主脱贫。
今年,南宁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按照自治区提出的“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以非常政策、非常举措、非常力度,坚决打赢打好首府精准脱贫攻坚战,向总书记交出一份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
数说变化
实现年度脱贫目标
●2017年,南宁市实现了101个贫困村、83662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帽的年度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底的6.64%下降到2017年底的5.02%。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2017年,全市培育和引导1239个农民合作社、149个龙头企业参与了产业扶贫工作,带动了25万多名贫困人口增加家庭收入。截至年底,全市脱贫摘帽贫困村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60%以上;全市317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万元以上,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75.3%。
贫困群众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
●2017年全市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4967人,召开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104场,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836人次,扶持创业1110人。
●2018年,南宁市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就业专项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634人,其中为53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创业服务,帮助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转移就业3037人。截至3月底,全市共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866人。
易地扶贫搬迁稳步推进
●我市2016年、2017年项目共28个,截至今年4月10日,竣工住房12019套,竣工率87.30%,交钥匙搬迁入住29082人,入住率48.39%,已完成建设15个。
亲历者说
南宁市扶贫信息中心信息员 邓羽捷
习总书记说,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目标,关键是要树立精准扶贫理念,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这其中,我们扶贫信息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扶贫工作复杂繁琐,目标任务艰巨繁重,不能一蹴而就,做实做细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统计等工作,是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一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贫困地区掉队”的要求,我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现在,南宁市圆满完成了2017年度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村摘帽的工作目标任务。这份成绩单让我倍感振奋,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扶贫信息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争取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多作贡献。
(胡光磊)
邕宁区那楼镇中山村种桑养蚕户 赖运升
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我们困难群众关怀备至,各级党委、政府从各方面对我们进行帮扶,我们自己没有理由不奋发努力。虽然我身有残疾,但是我相信不等不靠、自强自立,也可以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我在村里的齐兴桑蚕专业合作社努力学习科学的种桑养蚕技术,掌握技术后,种桑养蚕收益果然提高很多,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去年,我家盖起了新房,现在已搬入新家。
今年,我和几名外出务工的村民商议,把他们丢荒的土地用来种植桑树,扩大种桑面积,让一直在广东务工的女儿也回家和我们一起种桑养蚕。现在,很多村里人都想跟我学种桑养蚕,我与合作社建设了一个“蚕农实训基地”,我会将技术传授给更多的蚕农,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杨静)
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党组织原第一书记 杨修凯
贫困群众一直是习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在视察广西期间,习总书记强调,要针对致贫原因分类施策,戒搞形式,戒做虚功,下一番绣花的功夫。作为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我时刻牢记嘱托,用实际行动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新平村已在2016年底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这一年来,我继续带领群众扩大金香柑产业规模,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立专业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建立防止返贫机制,努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让我欣慰的是,2017年新平村脱贫的贫困户没有一户返贫。现在我已卸任第一书记,但不会卸下肩上的责任,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新平村的发展。
(杨静)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胡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