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安顺市积极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在科技助推关岭牛产业发展方面,从科技养殖到良种繁育,从科学管理到精深加工,关岭已经走出一条科技发展之路,关岭“牛牌子”叫得越来越响。
“前些年养殖场规模一直做不大,就是吃了不懂养殖技术的亏。”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蓝天白云养殖场老板刘开华说起过去教训记忆犹新,现在通过畜牧专家技术指导,仅用三年时间,他的养殖场规模就从原来的不到100头发展到现在的存栏600余头,种植草料3000余亩,直接带动400余人贫困户就业脱贫,实现每户年增收24000元。
关岭牛核心种牛场 摄影 高智
目前,关岭各个乡镇均有种植皇竹草,累计实施人工牧草种植9.3万亩,成立草业公司3家,饲料加工合作社2家,为关岭牛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保障。杨家志介绍,通过畜牧技术人员跟踪指导解决了“牛生病”问题,规模化种植牧草解决了“牛饲料”问题,科技支撑关岭牛养殖实现规模化。
“种牛场是我们新建的养殖示范场,采用现代化、机械化养殖,全部建成后可实现自动下料、自动刮粪、智能控温标准化生产。”据关岭自治县牛投公司总经理郭国强介绍,县牛投公司现已投资1800万元建成1200头规模保种场,初步建立关岭牛地方保护品种繁育体系,促使关岭牛品种资源得到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
村民在收割皇竹草 摄影 杨展凌
“回顾牧业发展历程,每一次产业进步都与良种繁育推广密不可分。”据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宋汝谋介绍,关岭牛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和中国“五大名牛”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出肉率高、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繁殖率高、脂肪含量低等远近闻名,肉质细腻鲜美,但个头小、增重速度慢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短板,通过科技手段,把关岭牛与引进的安格斯牛进行杂交,再提纯复壮,既保持关岭牛牛肉品质,又增大关岭牛个头,提高养殖收益。
“通过三年的发展,从圈舍修建、牧草种植、技术保障、防疫体系、品种保护,再到屠宰、牛肉产品深加工,如今关岭牛产业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关岭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关岭牛产业办公室主任赵宗舜表示,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科学技术在保障关岭牛产业的稳定发展、为打造“关岭牛”品牌保驾护航的能力不断提升。(文 王瑜 伍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