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恢复性消费 迸发式增长 贵州旅游“火”了
2022-07-29 09:46:46来源:多彩贵州网编辑:罗淼责编:李胜兰

  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申晓美 实习记者 李钰)“梵净山门票预约量已达最大承载量,未预约成功的朋友可到周边景区游览”“今日高过河漂流门票已售完,请错峰出行”“外省游客穿着大棉袄在贵州避暑”………..近日,一则则贵州旅游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彰显着贵州旅游火热的复苏景象。

恢复性消费 迸发式增长 贵州旅游“火”了

  图源贵阳晚报最黔沿视频号

  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达62.12%,被誉为中国的“绿色走廊”,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里成为最适宜人居的避暑胜地。夏天的贵州,气候宜人,是地球同纬度最凉爽的地区之一。随着全国各地进入高温模式,平均气温23℃的贵州成为众多游客避暑度假的首选。

  据马蜂窝联合腾讯文旅发布的2022年夏季旅行“蜂向标”数据显示,“贵州避暑游”等词条的搜索热度上涨150%,截至7月15日,关于以“贵州避暑”为话题的景区订单量环比上月增长了近一倍,跨省游、避暑游热度不断攀升。

恢复性消费 迸发式增长 贵州旅游“火”了

  梵净山 摄/申晓美

  “站在红云金顶的那一刻,我觉得之前的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先生不禁感叹,趁着假期带着妻儿来梵净山避暑游玩,早上七点从酒店出发,足足排了2个多小时队才顺利上山。早上十点刚过,入园游客就已经超过了4000人。

  据悉,7月第一个星期,梵净山景区游客接待量就已达到27000人。此外,据梵净山景区官方发布的消息显示,从7月21日开始,景区门票就处于每日售罄的状态。江口县某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七月下旬以来,梵净山景区持续升温,门票至少需要提前五天预定,而一票难求的梵净山仅仅是贵州夏季旅游热的缩影。

恢复性消费 迸发式增长 贵州旅游“火”了

  梵净山入园人数展示屏 摄/李钰

  依托天然的气候优势,贵州围绕“避暑”主题,打造康养度假自驾游线路,开通“避暑度假到贵州”主题旅游高铁专列,派发1.6亿元的“多彩贵州·助商惠民”文旅消费券,还针对学生、公职人员、高温城市、省内市场等客群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和优惠政策。

  当下,避暑作为贵州夏季旅游的一张“王牌”,正迎来属于它的“春天”。随着省内外游客的不断涌入,景区、民宿进入预订高峰期。

恢复性消费 迸发式增长 贵州旅游“火”了

  云端·石头寨 摄/党云丽

  盛夏时节,走进黄果树旅游区石头寨村,道路两旁鲜花盛开,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云端·石头寨民宿坐落其中。

  据民宿经理卢世宇介绍,这里共24间房,从7月初开始到7月31日,入住率几乎达100%,这得益于暑假、避暑季的到来以及跨省游的重启。“这段时间,我们这里入住的几乎都是外省游客,一般住上2-3天,提前一个星期都不一定能预约得上,而很大一部分流量是由黄果树景区引流过来的。”数据显示,进入7月后,黄果树景区的游客呈井喷似增长,日接待游客量均在万人以上,最高时突破2万人次。

恢复性消费 迸发式增长 贵州旅游“火”了

  天河潭烟花秀现场 图源天河潭景区

  随着跨省游的开放,暑期游的到来,避暑游的升温,各大景区游客不断涌增,各旅行社也进入了“火热”季节,甚至出现导游不够用的情况。

  贵州天悦旅游集团是以地接为主的旅行社,主营省外业务。董事长杨通峰介绍,七月份以来,他们已接待了13000余名游客,一般停留5-6天,基本上大的景区游客都会选择去。“从数据上看,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从六月份以来,每个周基本上保持在10%到15%的增长速度,下月初会达到高峰。”杨通峰认为,贵州的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气候优势对省外游客极有吸引力,这两年受疫情影响,没有出省旅游的机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恢复性消费 迸发式增长 贵州旅游“火”了

  昆明滇池湖畔“七彩滇黔路多彩贵州游”自驾游发车 摄/王晓

  在经历了长期的蛰伏和种种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旅游市场迎来拐点,旅游“报复性”消费需求被释放,带动旅游业走出低迷状态。而当“暑期游”遇上“避暑游”,更大的消费能量被激发,带动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复苏状态。

  7月25日,黔东南州文旅部门发布报告:2022年7月21日至24日“州庆”假日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247.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4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37亿元,同比增长21.77%。七月份以来,全州平均每天接待省外游客约6.5万人次。州庆假日期间,全州重点监测旅游景区总接待73.69万人次,其中外省入黔游客23.84万人次,占比达32.3%。

  这个夏天,贵州旅游“火”力十足、活力满满。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