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三都:“季节性务工”成农民增收新模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18-11-17 17:23:52

  “忙完农活,我就要赶去广东收割甘蔗。”11月17日,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塘州村阳猛三组农民王真平忙着把收获的辣椒风干。近三年来,每年冬末春初前往广西广东甘蔗产区收割甘蔗成为王真平冬歇期创收的新模式。

  入冬收割甘蔗,夫妻齐上阵,每天能够收割两吨多,两人平均每天可得400多元。王真平板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住蔗农提供的房子不用付租金和水电费,两人三个多月净收入四万元左右。

  “一年四季,春夏秋在家务农。头年冬开始到来年春天,外出到广东广西收割甘蔗,三个多月可以挣2万多元。”与王真平一样,多年外出收割甘蔗的王小罗不但已经脱贫,夫妻俩还用“季节性务工”的收入建起了“甘蔗房”,两层砖瓦小楼在村里很显眼。

  在广西广东甘蔗产区,冬末春初处处是大片等待收割的甘蔗地。然而,找不到足够的收割工人正成为困扰广西广东蔗农的一大难题。

  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塘州村山多地少,林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以传统农业为主,春夏种粮,秋冬种菜,是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964户村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490户,是三都水族自治县深度贫困村。

  “山区冬季湿冷,田地里农活少,农民经济创收渠道不多。”塘州村党支部书记潘建碗说,多年来塘州村村民有结伴外出收割甘蔗创收传统,村党支部顺势而为精准帮扶,在县乡人社部门指导下成立了塘州村劳务输出合作社,在农闲冬歇期组织王真平、王小罗这样的农民前往广西广东甘蔗产区进行“季节性务工”。

  “外出收割甘蔗让不少村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还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既发挥了他们善做农活的优势,还为他们的家庭增加了收入。”已经连续多年一入冬就率领村民外出收割甘蔗的党员王玉石在水族收割工中享有极高的威信,由于王玉石普通话流利,村里外出的水族收割工的用工安排,薪资权益等都通过王玉石与雇主交流,并及时得到妥善解决,雇主的收割质量要求、价格等也通过王玉石及时传达给水族收割工。

  “村党支部组织外出务工,村里的党员带队伍,心里有底、路上不慌,不担心吃亏上当拿不到工钱。”王小罗说,“外出这段时间,村里还组织留守的左邻右舍帮助看家照顾老人小孩,无后顾之忧在外务工心里也踏实。”

  “倾力维权、指导务工、全程协助,外出收割甘蔗期间,我们就是村民的‘服务员’,村党支部的‘联络员’,贫困户的‘创收员’。”王玉石介绍说,今年村里组织了500多人的甘蔗收割队伍前往广东广西,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配有2至3名党员带领,给大家解决生产生活、务工维权等实际问题。

  “扶贫的精准度从根本上影响着扶贫的实际效果。”贵州省社保局办公室副主任、三都水族自治县副县长田小虎认为,“针对山区水族群众能吃苦、善做事的特点,结合广东广西甘蔗产地人力需求,进行有组织、成体系、上规模的‘季节性务工’精准扶贫,围绕农民做文章,把扶贫资源用好,把扶贫政策用足,把扶贫精神用活,实现异地创富带动本地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

  三都是中国最大的水族聚居区,这些年来三都各族干部群众为消除贫困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不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但因其具有贫困规模大、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等特点,三都的脱贫工作成为贵州扶贫攻坚战中一块“硬骨头”。

  “‘季节性务工’精准扶贫之所以产生明显成效,就在于做足了‘三农’问题研究,发挥了农民能力优势、找到农村现实需求,让农民在最熟悉的农业上发挥作用。”田小虎表示,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恰当的力道、精准的用力方向,更需要十足的耐心、细心、走心和智慧。扶贫举措务实,扶贫政策管用,加上基层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取得脱贫的实效。(三都县委宣传部)

编辑:杨云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