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黔西“贴心书记”尚永华的驻村故事

2018-08-27 14:57:2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丽芳|责编:陈梦楠

  “驻村1200多个日夜,回家拥抱儿子只有10多次。”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甘棠镇三马村第一书记尚永华说。

  “从2015年3月驻村扶贫以来,就很少能够回家,对家人和孩子关心和陪伴不够。”8月24日,坐在办公室整理扶贫工作资料的尚永华告诉同事,“我与村民们在一起的日子是陪儿子时间的几十倍。”

  三马村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一个以种植农业为主的传统村,全村7个村民组385户1573人。2014年,黔西县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户,三马村由于贫困发生率高于20%被列入深度贫困村。

  尚永华是黔西县委宣传部派到三马村的扶贫干部。“改变贫穷,摆脱贫困。”2015年成为三马村第一书记后,面对三马村的“困境”,尚永华渴望改变村民过得紧巴巴的日子。

  驻村后,尚永华一家一户的去拜访村民,把他们的诉求想法都记在民情日记上。三年来,民情日记就记录了4个笔记本。

贵州毕节黔西“贴心书记”尚永华的驻村故事

尚永华在养殖基地观察兔子生长发育情况

  三马村境内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人均不足一亩地,田薄地少、山高坡陡,村民主要以传统耕种和养殖为经济来源,生活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尚永华与村里的扶贫帮扶干部一起研究,将全村所有贫困户纳为合作社的股东,利用“三变”改革,让贫困户真正成为合作社的参与者、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以农民讲习所为宣传平台,结合“三会一课”、“两学一做”、“一宣五帮”等活动的开展,团结全村21名党员及13名积极分子与结对帮扶干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板凳会、院坝会、家庭会、小组会等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传递党的扶贫精神。

  残疾人池顺明想养牛,尚永华就帮他贷了款,还带他到养牛基地参观学习,现在池顺明已养殖能繁母牛6头,已经脱贫。村民罗光奎长期患病,想放弃治疗,尚永华反复劝说,并多次送罗光奎到大方县黄泥塘镇就医,目前罗光奎病情已有所好转。村民殷明祥多次酗酒闹事,尚永华多次上门谈心,还联系了村护寨保洁员的工作,如今殷明祥已经改掉了酗酒的毛病,踏实工作。村民缺乏种养殖技术,尚永华就自费买来相关种养殖书籍,自己先学,然后又去教授村民边做边学,全村家畜养殖技术得到全面提高。

  “村里无小事,事事民关切。”作为第一书记的尚永华,坚持“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亲自上门调解的做法赢得了民心。滴水岩组村民池国云池永昌池永德兄弟,因为修建通组路占地互不相容,尚永华分别上门10多次劝解,终于达成协议和好完成公路修建。烂田冲组熊吉书熊吉亮兄弟因修建猪圈引起矛盾,尚永华多次上门了解,又给他们申请了司法援助,最终调解成功。

  2017年4月,三马村成立了绿色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规模化獭兔养殖园区2座,新建中华蜂养殖基地3个。

贵州毕节黔西“贴心书记”尚永华的驻村故事

黔西县三马村的中华蜂养殖 

  獭兔养殖基地建成的前三个月,尚永华每个月都吃睡在村,凌晨一两点钟还与值班村民一起在基地查看獭兔生长情况,经常一身的兔毛,惹得村民亲切的称呼为“养兔书记”。

  2015年至今,三马村落实到户扶持基础母牛养殖107头财政补贴26.75万元、商品猪养殖50头财政补贴2万元、后备母猪养殖33头财政补贴2.475万元、土鸡养殖5750羽财政补贴5万元,帮助发放“特惠贷”贷款38户178万元;退耕还林还草1463.1亩,财政补贴40.477万元;种植蔬菜财政补贴5.04万元。正是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该村贫困发生率由20.4%下降到1.59%,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00元上升到8000元。

  塘家沟组是三马村最偏远的一个自然村寨,坡陡路窄,一直没有通路,村民生产生活靠人背马驼,通路成了全寨人最大的愿望。尚永华到塘家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村民发动起来,多次召开板凳会商议修路。村民有畏难心理,他无数次的耐心说服,并带头捐款500元参与修毛路。没有施工队愿意来修,他就把全寨人组织起来,年轻人用耕牛拉砂石拉水泥,老人小孩做饭搞后勤。历时92天,尚永华水胶鞋穿破2双,在全组12户村民和30余名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把塘家沟组村民盼了几代人的“脱贫致富路”修通。

  从2015年驻村扶贫开始,尚永华与三马村村民一起出工出力,共修建通村路6公里,通组路8公里,连户路6169平方米,院坝硬化1320平方米。

贵州毕节黔西“贴心书记”尚永华的驻村故事

黔西县三马村塘家沟的出山路 

  尚永华反复思考着三马村的“破困之路”。扎实推进以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三马村的交通状况;大力推动村级产业扶贫,选准主导产业,培训农民,强化技术,用好脱贫攻坚产业基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让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一个接一个的扶贫致富计划出炉,让三马村村民看到了致富的曙光。

  “基层组织强,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村支两委有战斗力,基层工作则发展好,百姓富,反之则困难重重。”甘棠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邰明杰认为。

  在尚永华的引导下,三马村按照利益联结分配模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思路决定出路,作风决定成败。”尚永华认为发挥好“基层党建”的绣花针作用很重要,“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就一定能绣出脱贫致富的美好画卷。”(黔西县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