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全国有5个实验区通过验收,贵州省黔东南州成功入选,也是贵州省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 供图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覆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境16个县(市)。2012年12月,文化部批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1月,《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6-2030)》通过文化部批复实施。
近年来,黔东南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目标,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6-2030)》为蓝图,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传承人(群)、基地(工坊)等名录体系为抓手,创新“非遗+”融合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建设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唱响“民族原生态、锦绣黔东南”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江千户苗寨开展的表演 供图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3处(侗族大歌),国家级非物质文遗产56项78处,位居全国地州市级第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8项307处,居全省第一;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9项417处,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9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8人、省级170人、州级294人、县市级4013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3处、省级23处、州级26处、县级119处,省级非遗就业工坊83家,中国传统工艺振兴项目11个,公布认定传习所、展示馆、传习中心、基地168家,名师大师工作室20家,传承教育示范基地85处。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99处、州级54处、县级867处,10个“苗族村寨”和12个“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世界自然遗产1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国家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个、名镇2个、名村7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个,中国传统村落41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26个。每年有民族民间主要节日390余个,其中万人以上参加的节日就有120多个。(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