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祁桂腾
国际在线贵州消息(记者 罗淼):9月6日至7日,由贵州铜仁贵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协办的“一抹青绿·百味共生”贵州抹茶×中外地域美食创意共享会在铜仁市江口县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刚果(布)和克罗地亚的四位主厨以贵州抹茶为灵感源泉,通过厨艺展示与对话交流,共同探索了“万物皆可抹”的美食哲学,助力探寻抹茶在全球美食文化中的无限可能。
嘉宾合影留念 摄影 祁桂腾
创意碰撞 四国大厨各显神通
活动首日,四位厨师以贵州抹茶为灵魂原料,结合各自国家的特色食材,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抹茶+美食”作品。
“中国巧克力大师”、贵州本土抹茶品牌主理人汤昀鹏,以“中西融合”为理念带来三款创新作品——抹茶云腿月饼、抹茶巧克力和抹茶绿豆月饼,将中国传统味觉记忆与抹茶微苦回甘之味巧妙结合。
意大利主厨Simone挑选抹茶原料 摄影 祁桂腾
意大利主厨Simone则以抹茶提拉米苏和抹茶酱配香煎三文鱼回应了意大利与中国风味的共鸣,他精心制作的“抹茶米苏”成为焦点。这款经典意大利甜点在Simone的巧手下,融入了贵州抹茶的清新香气,为传统美食注入了新的灵魂。
来自刚果(布)的主厨Jefferson以“抹茶酱+非洲烤鸡腿”诠释了香料与茶韵的热烈交织,并巧妙地运用蛋黄酱和香料,将非洲风味与抹茶完美融合,呈现出独特的美食体验。
刚果(布)主厨Jefferson参观抹茶工厂 摄影 罗淼
克罗地亚主厨Alan则聚焦于抹茶与健康膳食的天然契合。他用抹茶制作手工细绳面,并用慢炖十小时的牛肉与之搭配,呈现出浓郁而不失平衡的味觉体验。
深度对话 共探抹茶未来之路
9月7日的对话交流环节,四位大厨围坐一堂,就“尊重传统”与“拥抱创新”的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厨们通过沉浸式对话,将“从工厂到餐桌”的产业思考转化为可触可感的体验场景——既延续传统工艺的现场演绎,又搭建起多元文化交融的味觉实验室。他们一致认为,抹茶不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对话交流环节 摄影 罗淼
汤昀鹏强调了贵州抹茶在品质和文化上的双重独特性:“贵州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我们的抹茶在色泽、营养和口感上都达到了极致。而抹茶更是有灵魂的食材,它既羞涩——怕光怕热怕潮湿,又极具包容——可冷可热、可甜可咸,让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厨师,能以多元的烹饪理念拓展抹茶的可能性。”
汤昀鹏在对话交流环节发言 摄影 周娴
“意大利美食的灵魂在于尊重原材料,而抹茶作为一种‘超级食材’,其独特的苦味与清新香气为我们的菜品增添了新的层次,能达到味觉上的完美平衡。”同时,Simone还从国际市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对抹茶未来的展望:“我们应该因地制宜,让抹茶在全球各地都能以最适合的方式融入当地饮食。我相信,只要做到尊重与创新,抹茶完全能够在全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我之前以为抹茶苦味太重,但真正使用后才发现它的层次感和融合力。”Jefferson在对话中表示,抹茶可以成为世界美食交流联合的一个味觉纽带,比如,抹茶的微苦与清香非常适合用于酱料和炖肉,能够很好地平衡非洲香料的浓郁。只要抹茶的品质好,把握好比例,就能做出丰富多样的产品,为菜肴增添层次感。
克罗地亚主厨Alan正在制作菜品 摄影 祁桂腾
“抹茶独特的绿色和风味,能为每道菜增添视觉与味觉上的吸引力,其健康属性也与地中海饮食理念不谋而合。”在Alan看来,贵州抹茶自动化、标准化和无菌化的生产工艺也令人惊叹:“工厂更像实验室——洁净、规范、高科技,这正是高品质的保证。”他认为,抹茶能够以最适合的方式融入全球各地的饮食文化,关键在于主厨是否懂得运用甜味、醇厚(如奶油)、酸度(如柠檬)或咸鲜(如高汤)来平衡抹茶本身的清苦。只要做到尊重与创新,抹茶完全能够在全世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产业崛起 贵州抹茶走向世界舞台
尽管四位大厨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各自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烹饪风格,但贵州抹茶却成为了他们相聚的纽带。在这场创意共享会上,他们不仅展示了各自对抹茶的创新运用,更探索了抹茶的无限可能与魅力。“抹茶不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汤昀鹏的话道出了四位大厨的共同心声。他们因贵州抹茶而相聚,也因抹茶而结下了深厚友谊。
观众品尝菜品 摄影 罗淼
此次活动的举办地铜仁市江口县,不仅是美食文化的交汇点,更是贵州抹茶产业的崛起之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严格的品质把控,江口县已经发展成为贵州抹茶的重要产区。抹茶产业龙头企业贵茶集团已建成全球最大抹茶单体精制车间,生产出具备生态好、质控好、工艺好、营养好、品质好五大特点的“五好抹茶”。截至2025年8月,贵茶集团抹茶销量达1120吨,其中出口400吨,产品远销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贵州抹茶以高原特色、欧盟标准和“五好”品质,正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中国茶名片。
厨师们参观抹茶工厂 摄影 祁桂腾
如今,这一抹青绿,正跨越山海,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厨房与餐桌之间,成为连接不同文化的味觉纽带。正如与会厨师所表达的,抹茶不再只是一种特色食材,更是一种跨文化的“味觉通用语”。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