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销路广 “文创饭”吃得香

2017-12-04 10:17:33|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奇波|责编:陈梦楠

  日前,坐落在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特区梭戛乡高兴村的“长角苗”迎来了新一轮脱贫攻坚的热潮。

  地处偏远,土地贫瘠的高兴村,过去“农家饭”端起来“吃不饱”,如今,瞄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箐苗服饰”,高兴村的“长角苗”吃上了“文创饭”,“箐苗服饰”的传承、保护和开发成了精准扶贫的“香饽饽”。

  高兴村的“文创饭”怎么吃?

  梭戛乡政府出资5万元购置20台织布机和纺纱机,分发给8位长角苗老艺人,鼓励她们传授民族技艺,发展特色民族手工艺品,每教会1名年轻人纺纱织布,梭戛生态博物馆就给她们1000元钱的奖励。

  生产出来的特色工艺品部分卖给游客,部分由博物馆收藏。由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让这个小村子人均年增收超过4000元,实现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传播和助力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的有机统一。

  水城县陡箐镇“东关e寨”,当村民们还沉浸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惊喜中时,水城县文化部门提前一步把目光聚焦在“水城农民画”的传授上。

  小寨不大,但“农民画传习所”的陈列室、画师室、创作室足足占了200平方米,让群众动起来、干起来、富起来,是六盘水“文军扶志”的首要任务。

  针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实际,六盘水市先后建成了11个非遗传习所,33个文化专业合作社,38个文化社团,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扶贫”的行列中来。

  但就水城农民画来说,从开始时只有20名画师、30名从业人员、年产值仅4万元的规模,现如今已经拥有360名画师、530多名从业人员、年产值达到810万元。

  丢掉“慵懒散”,摆脱“等靠要”。六盘水的文化创业紧紧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园区建设、景区开发、传统村落保护先后在10多个地方打造了文化小镇、文化街区、文化园区,让近20万贫困群众尽情体验现实版的文化创业。同时,六盘水还结合“三变+文化”模式,通过文化入股让脱贫攻坚模式有了新的内涵。

  近期,六盘水市文化部门还将整合100万元资金,选择19个深度贫困村,深入打造文化扶贫示范点。联手人资社保局,同步开展创业培训。制定下发“七进”推进措施,通过政策讲习、非遗传习、攻坚演习等方式,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让文化在脱贫攻坚中“大显身手”。(陈诗宗)

  来源:贵州日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