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聚力土地整治 助推乡村振兴

2018-02-07 09:49:14|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奇波|责编:陈梦楠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2018年,我省将大力实施土地整治,助推脱贫攻坚。

  过去5年,贵州66个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新增建设用地8万亩;实施每年为10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工程、20个极贫乡镇整乡推进土地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整治优质农田26万亩,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发展,惠及22万就地脱贫人口。同时通过“村民自建”方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组织施工,用工优先安排贫困人口,获务工收入2.24亿元。

  2016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出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意见,建成全国首个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网上流转平台,并于2016年5月12日敲响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第一槌。目前,已流转面积1.2万亩,为贫困地区增加收益28亿元。

  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为10万就地脱贫人口每人整治1亩优质农田工程,完善“村民自建”土地整治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乌蒙山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完成极贫乡镇土地整治、地灾防治整乡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目标。同时,积极推进矿产开发助力脱贫攻坚,探索走出一条矿山企业发展与群众脱贫增收双赢的新路子。(罗石香)

  延伸阅读

  ●整治低效用地16.5万亩 恢复治理矿山1457处

  “十二五”以来,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整治各类低效用地16.5万亩。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整治“双控”,2013年至2016年,全省农转征项目供地率73.32%,在全国名列前五位。

  持续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获国家专项资金补助3.5亿元,开阳磷矿、瓮福磷矿、水银洞金矿等一批国家级示范基地、示范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成效显著,我省5项技术列入全国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

  执行新“三率”指标,矿产回采率黑色金属提高3个百分点、有色金属提高5个百分点。黔西、南明、福泉等8县(市、区)获“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5年来,恢复治理矿山1457处135.6万亩,完成150处7.5万亩“矿山复绿”,矿山安全生产条件、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划定526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并“入图”监管

  “十二五”以来,全省国土资源“一张图”和自然资源及空间地理数据库不断完善。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是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遥感监测、土地变更调查以及基础地理等多源信息的集合,与国土资源的计划、审批、供应、补充、开发、执法等行政监管系统叠加,共同构建的统一综合监管平台,实现了资源开发利用“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的监管目标。同时,国土大数据也成为我省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悉,全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5261.69万亩,并全部上图入库、落地到户,超额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保护目标,并纳入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进行监管。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比例由49.22%上升到61.75%,与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共同构成城市生态保护屏障。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实施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957万亩,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新发现各型矿产地279处、旅游资源5万多处

  “十二五”以来,我省地质找矿战略行动第二阶段取得突破,煤、磷、铝土、锰、金、铅锌等优势矿种的找矿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新发现大型矿产地105处、中型110处、小型64处,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大幅提升。

  在旅游资源大普查中,新发现旅游资源5.16万处,全面摸清了我省旅游资源底数,为打造“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提供了资源供给。

  完成全省温泉资源专项调查,初步查明全省240处温泉(地热)资源基本情况,为我省打造“温泉省”奠定了基础。

  开展地理国情基础性专题性监测,完成了火龙果、蓝莓、猕猴桃、刺梨4种精品水果种植情况调查。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在贵阳市、安顺平坝区试点。

  来源:贵州日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