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在绿水青山间 ——乌当区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作见闻

2018-08-03 11:19:56|来源:贵阳日报|编辑:岳旺|责编:陈梦楠

  盛夏时节,在位于乌当区新堡乡的枫叶谷旅游度假区,村民忙忙碌碌,游客熙熙攘攘。青山绿水间处处洋溢着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在这个景区最忙碌的时节,36岁的王岗村村民花春燕和其他村民一样,也迎来了自己最忙碌的季节。这是她在枫叶谷旅游度假区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作为景区安保部的工作人员,花春燕负责车辆调度,随着游客和车流量的增多,这些天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虽然忙碌,但看着这么多的游客,花春燕打心眼里高兴。

  “多亏有了这个景区,为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还就在家门口。”时至今日,谈起度假区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花春燕仍旧有些激动,“以前在贵阳城区的超市打工,每个月收入不到两千元,而且开销大,没法照顾家里。现在,每个月有2100元的收入,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小孩和老人。”

  对花春燕来说,变化不仅仅是在家门口上起了班。今年,她还参加了景区举办的厨师培训班,掌握了烹饪技能。“现在,有了固定工作,家里的经济状况开始变好了。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创业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等家里的条件再好一些,我们也要开个农家乐。”花春燕说。

  “景区现在每天有近5000人次的游客,用工需求也相应增多,用工量最多可达423人,其中387人都是当地村民。”枫叶谷旅游度假区总经理唐学新说,“除了帮助当地村民解决就业,景区还带动当地村民销售旅游商品,发展农家乐,让村民有了更多增收致富的渠道。”

  在景区的旅游购物摊位区,村民任淑萍的粉面摊很是热闹,她不停为游客张罗,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天的生意是最好的,每天有上千元的收入。游客多起来,我们的日子自然就好了起来。”聊起如今的生活,任淑萍难掩喜悦。

  在景区的带动下,距离枫叶谷旅游度假区一公里外的上王岗的农家乐也是红红火火。农家乐老板娘乔淑慧一手接不停打来的预订电话,一手炒菜,忙得满头大汗。“这些天,我们家每天要接待上百名游客,根本忙不过来,因此喊了村里的人来帮忙。”乔淑慧说。

  “扶贫要先扶智,景区针对帮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让他们掌握增收致富的技能。有了技能,即使以后离开景区,他们都可以自己开农家乐或做民宿。”唐学新说。接下来,枫叶谷旅游度假区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业务板块,打造好游乐、度假、康养、教育四大板块,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这个已经完成投资5.6亿元的旅游度假区,正在为新堡乡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让旅游成为助推扶贫攻坚的第一工程。在枫叶谷旅游度假区的带动下,新堡乡的乡村旅游步入发展快车道,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新堡乡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也没有工业,但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生态。如何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而实践证明,我们发展旅游经济,走出的全域旅游休闲小镇发展之路是对的。”新堡乡副乡长花全说。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新堡乡建设美丽乡村,深挖布依民俗文化,先后完成了香纸沟欢乐园、渡寨乡村音乐生态博物馆、钱币博物馆、“泉城五韵”乡村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建成了以欢乐“太阳谷”及葡萄采摘园为代表的旅游观光点,农家乐增长到75家,接待旅游人数增至去年的140.8万人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5.9亿元,全乡旅游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新堡乡基本形成以马头、王岗为中心的“市民周末花园”核心区,贵阳市民和周边省份旅游者休闲纳凉的理想地,越来越多的群众从中受益。

  “旅游业在扶贫攻坚中具有独特优势,是低收入困难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乌当区旅文局局长张未说,“我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拉动、龙头景区带动、产业带动等形式,不断发挥旅游在扶贫攻坚中的主力军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困难群众端上了旅游‘饭碗’,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以来,乌当区还加大了旅游扶贫招商力度,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工作;以此为契机,邀请旅游专家通过课堂讲解、座谈研讨、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组织旅游人才培训,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致富能手,影响和带动其他低收入困难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技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我们将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扶贫富民中的突出作用,以开展旅游产业扶贫为重要突破口,扎实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推进旅游产品打造,积极发展星级农家乐和特色业态,带动低收入困难群众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推进旅游扶贫在新时代取得新突破,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胜作出新贡献。”张未说。 (本报记者 樊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