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快马加鞭”——2018年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观察

2018-10-24 09:23:3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岳旺|责编:陈梦楠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  

  10月22日至23日进行的2018年全省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对全省“千企改造”“千企引进”工程及“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 

  通过观摩,既充分肯定项目发展取得的成绩,也找问题、找差距、找解决方案。 

  “学到了好做法,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的决心信心。”观摩代表这样评价。

  招大引强 爱商营商

  让投资进得来留得下  

  今年初,贵州省印发《2018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方案》。近一年来,招商效果如何?以资源要素最为集聚的贵阳市为例,就能见微知著。  

  在产业大招商突破年行动中,贵阳综保区通过与美国汉能公司接洽,成功引进落地贵州贵能新能源公司。 

  汉能集团是全球薄膜太阳能产业的顶尖企业,致力于“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创造了“移动能源”产业——让每一个物品都能成为太阳能发电体。 

  这是一个科技含量高,且行业领先、市场前景好的朝阳产业,引入这样的项目,就是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最好诠释。它再次证明,要引就要大力引进行业领先、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实体经济企业。

  何止一个汉能!  

  本次观摩的很多项目,无论是轴承生产商、制药商、新材料制造商,大多都是这样的实体经济企业。 

  诚然,拿出来观摩的项目,肯定都是优秀项目。但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好项目,学习借鉴招大商、引强企的做法,才能把招商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会招商,关键还要会营商。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观摩中,企业负责人们都对贵州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贵州懂产业,信企业。”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徐晓华称赞道。正因如此,贵阳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不到一年就实现了首片汉瓦下线。

  营商环境是一种生产力,它的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何让投资进得来、留得下,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位观摩代表说道。

  企业要做大做强做精为贵州实体经济发展“加码”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切实防止“脱实向虚”,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做精。 

  本次观摩,无论是薄膜太阳能、钛合金铆钉,还是汽车用二极管、电容触摸屏,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做大做强做精。 

  达沃斯光电负责人幽默地说:“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触摸屏,我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触摸屏的原材料。”  

  “做精就是要在一个行业中做到极致,掌握独门秘笈,做到不可替代。”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认为,这才是掌握了核心竞争力。

  贵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黄昌详也认为,做产业既要有“全能选手”,也要培养“单项冠军”。贵阳高新区一直倡导企业要把电机、食品、触摸屏等产业往精里做,真正让“小产品”成为“大产业”。 

  大数据是贵州一张新的靓丽名片。有人说,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发展,最关键是能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这无疑提升了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  

  这次观摩中的很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插上大数据的翅膀,实现了蝶变。  

  贵州雅光电子公司打造首条自动化OE生产线,每小时产量提升58%,优品率提升33%。观摩代表感叹:“真牛!” 

  兴达兴建材公司通过“两化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更环保。 

  “万物皆可数字化”,两家企业负责人对今年省委主要领导在数博会上的致辞深有共鸣,实践让他们感到:“这个路子是对的!” 

  一件件生动的案例证明:坚定不移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成效十分显著。通过观摩,代表们表示,要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观摩中,代表们也越来越深感受 :通过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和大数据万企融合大行动,我省实体经济存量正在不断优化,不少企业包括一些传统建筑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组织方式都在加快优化。 

  同时,通过实施千企引进工程和产业大招商行动,实体经济增量正在不断壮大,具有科技含量、环保质量、就业容量的好项目、好企业越来越多。

  抓具体 抓深入

  加快推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论是产业招商、提升营商环境,还是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做精,都面临着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招商,与企业对接、跟踪服务、企业落地……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需要协调。所以一定要抓具体抓深入,把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透、解决好,才能让项目落下来、留得住。” 

  干工作要抓具体抓深入。这即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作风。 

  观摩中科康膳公司时,代表们思考着一个问题:“刺梨是贵州的风物特产,素有维C之王美誉,做成饮料为什么市场反响达不到预期?” 

  仔细分析,问题出在调味上。  

  刺梨口味偏酸,要赢得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必须调整口味,在这一点上,咱们的功夫下得还不够。 

  应对之策就是: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攻克刺梨饮料的口味问题,做到即保留营养又明显改善口感。 

  方案一出,代表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去年第二次项目观摩会也是观摩“双千工程”,今年代表们发现,很多项目在做大做强做精这方面有进一步升华,“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是抓具体抓深入的体现。只有把企业做精,我们才能立足全国和全球的市场,在产业链条中找到我们发展的位置。” 

  正如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少波所言,实践证明,这些年通过强力推进农村经济产业革命和以大数据融合为引领的科技革命,我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质的可喜变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协同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导向更趋明显。(记者 许邵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