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提出六项重点任务 加强与省外高水平大学对接

2019-01-30 11:27:29|来源:多彩贵州网|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为充分发挥“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贵州省教育厅网站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高校对接省外高水平大学支援与合作的指导意见》,以确保做好省外高水平院校(以下简称“支援高校”)与我省本科高校(以下简称“本地高校”)的对口支援与合作工作,提升我省高校的办学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按照规划,到2020年,每所高校对接2所以上省外高水平大学;互派1名以上副处级以上干部挂职;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享等领域至少开展1项合作。

  到2025年,对口支援工作成效进一步巩固提高,支援高校与本地高校实现双赢,本地高校“六卓越一拔尖”取得明显成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跨越式突破,力争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新突破,各高校均成为全国、全省或区域内一流高校或特色高校。

  据了解,为确保省外高水平院校与我省本科高校的对口支援与合作工作顺利开展,贵州今后将重点抓好以下六项任务。

  1.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建立我省高校慕课联盟及课程分享体系,整合省内各有关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吸纳支援高校多媒体在线精品课程,制作优秀数字课程,形成有效的全省高校网络数字课程共享机制。联合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将省内交换生教学评价纳入对本地高校教学评估和考核范畴。加强教学成果培育,遴选省内各有关高校已经明确的教学成果培育项目,由支援高校对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进行指导帮助。举办我省教学改革与研究论坛,每季度选择一个学科或课程举办专题论坛,邀请支援高校及省内高校相关专家教授参加,对学科建设及相关课堂教学等进行研讨总结,开拓教师眼界、提升教学水平。

  2.聚焦科学研究水平提升。加强本地高校与支援高校优势学科合作,在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发挥支援高校资源、人才、科研优势,提升本地高校相关学科实力,推动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双方学科合作,建立支援高校与本地高校多学科多团队协同的新型创新平台,形成多元、融合、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提升相关学科的实力和水平。联合组建学科团队,组织和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尤其是聚焦贵州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依托各自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推进校际协同创新。依托本地高校优势学科平台,以支援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丰富经验,支持和帮扶本地高校申报和建设国家级科研及教育平台;依托支援高校一流学科优势,共建科研平台。

  3.聚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通过“点”对“点”对口支援与合作模式,加强支援高校与本地高校的合作,多渠道选拔合适的省内各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学者等加入支援高校研究队伍及课题组进行访学研究。针对本地高校的实际需求,选拔邀请支援高校高水平学者担任我省对口支援与合作特聘教授、讲席教授、青年特聘学者,在基本薪酬及聘期考核奖励上给予倾斜。支援高校挂职干部在本地高校所获学术研究成果,应争取支援高校认可其成果作为申报职称的依据。继续实施好教育部对口支援“定向培养博士专项计划”,并由专项经费对按期毕业及读博期间成果卓著的优秀教师进行绩效考核奖励。力争在支援高校与本地高校共同遴选的重点帮扶学科中培养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年轻骨干教师赴支援高校及与支援高校有合作的国外知名大学开展访问研究,提升我省高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4.聚焦治理管理能力提升。统筹干部挂职与交流,根据需要对支援高校和本地高校间的干部挂职与交流进行合理统筹规划,确保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吸引支援高校每年选派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到本地高校担任兼职博导、学术带头人,组建博士服务团到本地高校开展工作;支援高校每年安排5名左右的管理层干部到本地高校挂职,每人每次挂职时间原则上为一年,可根据工作实际延长一至两年;挂职干部需副处级以上,尽可能安排至核心部门,挂职人员应列席学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等决策层会议。本地高校每年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支援高校访问学习,拓宽青年教师成长渠道。本地高校挂职干部到支援学校挂职要提出明确工作目标,挂职结束后形成书面报告。建立帮扶人才吸引机制,到我省高校挂职不低于三年的干部,到我省高校讲授一门以上课程且不低于二年的教师,经学校申报、省委组织部考核合格后,可在我省留任或提拔留任,对到支援高校挂职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我省高校干部给予提拔使用;对愿意留在贵州工作的,对其配偶就业及子女入学问题予以统筹安排。建立帮扶高校特色,我省高校与支援高校共同查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痛点、难点,进行深度帮扶与合作,在多领域形成各高校帮扶与合作的特色,整体提升我省各领域水平。鼓励本地高校与支援高校二级学院间结成对子,建立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定期互派教师进行长、短期交流,现场教学指导等活动。

  5.聚焦教育综合改革提升。聚焦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提升。充分利用支援高校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建立合作研究机制,吸引支援高校参与并指导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和实践。指导本地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的思路破除思维定式,突破发展瓶颈,解决重大难题;帮助本地高校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领域如学科专业设置、编制、职称评审机制、绩效分配制度、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汇集一流队伍等方面不断破题,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高效、完善,助推“双一流”建设,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6、聚焦优质资源共享提升。共享支援高校优质资源,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口支援工作中的利用。受援高校在支援高校的帮助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升接受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能力为目的,着力建设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化教室等优质资源共享平台,解决自身优质资源匮乏问题,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作者 邵梦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