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竹笋鲜 山腰果蔬香 山下鱼儿肥

2020-01-21 11:22:58|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陈梦楠

  近年来,以坝区农业见长的绥阳县,立足高山地区生态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方式,大力发展方竹、辣椒、订单蔬菜、特色养殖等山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农业经营主体近200家,一条条山区农业产业带连点成片,曾经的荒山坡变成“聚宝盆”。截至2019年底,全县近2万名居住在高山地区群众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

  探索多层次山地农业

  数九寒冬,在绥阳县太白镇海拔1200米的高山上,方竹林依旧生机勃勃、葱葱郁郁。

  “方竹生长周期长、见效慢,起初很多群众都不愿种植方竹。”绥阳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曾令明回忆,为此县里特邀请林业专家现场考察,从海拔、气候与土壤均做了深入调查,确定太白镇很适合方竹笋生长。

  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并不高,方竹种植与维护成本低,每亩产值在1500至2000元,闲置荒山、荒地得以充分利用,带来的效益,成为激发群众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动力。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太白镇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组织方式,带动群众栽种方竹,将所有者、承包者、投资者、生产者、经营者、受益者联合成为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化,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太白镇方竹面积已达10万余亩,2021年将扩展至20万亩,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在太白镇半高山地区的土地里,绿油油的雪里蕻一片连着一片,长势喜人。

  近年来,太白镇引进遵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太白镇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辣椒、雪里蕻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周边620余户农户发展订单种植。其中雪里蕻种植收益可观,每亩可增收2000元以上。

  “经加工腌制后的雪里蕻,将成为梅干菜或‘老干妈下饭菜’的辅料。”遵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云兵说。

  雪里蕻种植时间短,两三个月就可采收,管理简单、产量高、易储存加工,很适合在冬季闲田种植。2019年,太白镇在6个村种植雪里蕻2000亩。

  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公司同时对辣椒、大头菜、豇豆等农产品进行晾晒、腌制等加工,通过统一品牌、包装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展销售渠道,助力群众增收。

  “山顶竹笋鲜,山腰果蔬香,山下鱼儿肥。”多层次的产业布局让太白镇高山特色农业立体发展。

  特色养殖业“星火燎原”

  “搭把手,起!”在太白镇水坝村遵义清溪河富源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冷水鱼养殖基地里,随着号子落音,一筐活蹦乱跳的鲟鱼被几个工人提到电子秤上。

  “109斤、116斤……”一筐接着一筐,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遵义清溪河富源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14年开始养殖鲟鱼以来,产量逐年提升,年产高端中华鲟60万斤,产值近1000万元。

  “鲟鱼属于低层冷水鱼,必须生活在清澈无污染、水温在24℃以下的水中,养殖的鱼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我们养的鱼,市场供不应求。正在装车的这批鲟鱼将远销越南,收购价每斤18元,共1.6万斤。”富源渔业公司负责人赵福强说。

  产业兴旺发展,离不开政府大力支持。从完善基础设施到提升软硬实力,绥阳县不遗余力。早在2017年,绥阳县将富源渔业纳入太白镇产业扶贫示范点,太白镇以资产入股方式实行保底分红,水坝村则通过资金入股方式分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126户554名贫困群众受益。

  除了冷水鱼养殖,绥阳县的高山地区还有许多特色畜牧养殖项目,它们犹如星星点点的“火种”让贫困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幸福。

  大山鹿梅花鹿养殖基地由返乡能人赵伟一手创办,位于绥阳县青杠塘镇野茶村,这里林木苍翠,宁静幽深,非常适合养殖梅花鹿。

  “梅花鹿浑身是宝,鹿茸、鹿血、鹿肉、鹿骨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回乡发展畜牧产业,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可以带动村民增收。”赵伟说,2017年,他从吉林引进50头种鹿至今基地已存栏梅花鹿1100多头,加上农户零散养殖的,总数达到了1220余头。

  发展农业产业是群众致富的基础,但打通销售渠道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大山鹿梅花鹿养殖基地已与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达成协议,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研发出大山鹿品牌系列养生产品22种,建设了覆盖4个省、21个市、60个县的销售网络。2019年,销售金额达4000万元。

  赵伟计划两年内把梅花鹿养殖扩展到5000头,面向市场研发更多新品。同时设计以体验鹿文化、观赏鹿百态、品尝鹿美食、购买鹿产品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引导群众发展以鹿产业为核心的休闲旅游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生机勃勃

  冬日的大路槽乡金坪长阳坝区里,一行行白色薄膜铺得整整齐齐,地里种植的花菜、牛心莲花白、莴笋、青菜、紫甘蓝等蔬菜长势喜人。

  一年前,这个坝区种的大多是高粱、包谷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收效低。

  自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大路槽乡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及“三变”改革要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产业化运营”思路,采用“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坚持党建引领,以金坪、长阳两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生产主体牵头,引导农户参与生产,依托坝区高山地区、雨量多、无污染、气温低等优势,采取“椒+菜”“烟+菜”模式推广标准化、产业化种植蔬菜。

  “高山蔬菜有错季上市优势,绿色、生态品质得到市场公认,弥补淡季蔬菜供应缺口,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大路槽乡副乡长马云波说。

  在销售方面,绥阳县国投公司和“我有十亩地”项目发起公司的帮助下,基地和市场有机衔接,减少“中间商”环节,保障利润空间,使基地每亩产值约1.3万元左右。目前,坝区总面积591亩,带动354户1520人增收致富,其中贫困户37户110人。

  在黄杨镇天坪村路边石旮旯山坡里,成片花椒树同样生机勃勃。

  “以前石旮旯里除了茅草,种不出任何农作物,群众束手无策。”天坪村党支部书记余兴忠说,2016年,在外创业的李照刚回乡发展,通过考察调研,结合特殊自然条件决定发展花椒产业。

  同时,村支“两委”积极带动群众转变思想、为生产加工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2017年至今,李照刚创办的遵义亿浓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入了1600万元,盘活荒地石坡,集中打造了5000亩绿色有机、无公害“九叶青”精品鲜花椒种植基地,670余户村民从中受益。

  此外,为鼓励村民发展积极性,通过逐年递增土地流转费、分红、务工收入等,带动群众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花椒通过对接厂家、经销商进行点对点销售。”李照刚说,2019年已挂果的600亩花椒销售产值约80万元。

  按照计划,该基地自2020年起将陆续再种植5000亩花椒,建立加工厂研发调味品、日化品等产品,打造群众增收致富的“拳头产业”。

  绥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新宇表示,该县将持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现代农业示范引领,坚决执行“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者 谢国欢 姚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