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精准扶贫闯新路 幸福小康阔步走
2020-06-16 09:51:49来源:贵州日报编辑:周文进责编:李佳艺

(中首)精准扶贫闯新路 幸福小康阔步走

山水一体、乡愁记忆、人文自然交相辉映的花茂村 摄影 刘增兵 杨涛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始终做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5年来,贵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持续打好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实施“四个聚焦”主攻深度贫困地区,推动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再战再捷。

  曾经,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现在,是全国脱贫人数最多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5%,57个贫困县摘帽,牢牢掌握了脱贫攻坚的主动权和制胜权。

  “组组通”硬化路

  惠及千万农村群众

  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吕家河村新建10公里的通组公路,让村民夏勇种植的高峰竹柳、烤烟再也不愁卖;武陵山深处的德江县荆角乡岩底村,因为通了公路,如今变成了“神秘傩寨”旅游景点……

  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源自我省以农村“组组通”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出行难是贵州决胜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之一。2017年8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

  去年,全省7.87万公里“组组通”硬化路全面完成,实现3.99万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100%通硬化路,惠及1200万农村人口。

  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组组通”带动贫困群众约25万余人次增收,农业产业发展500余万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500个。

  201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成贵高铁通车,高铁运营里程达1432公里;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贵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然形成。

  “毛细血管”通了,“大动脉”活了,贵州更贵了!

  毕节七星关大白萝卜远销迪拜,安龙食用菌俏销日本,正安吉他畅销巴西、泰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黔货如“猛虎下山”。2019年,“黔货出山”销售农产品320亿元、增长8.3%。

  易地扶贫搬迁

  改变188万贫困群众命运

  6月5日清晨,榕江县东环阳光小区。58岁的杨老受搬离月亮山腹地计划乡加两村一年多,住进100多平方米的新房。他说:“从农民变工人,就像‘从糠箩跳进米箩’。”

  贵州穷,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一些贫困山区,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有专家断言很多区域“不适宜人类居住”。

  2015年底,贵州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枪”,启动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搬迁。“十三五”期间,搬迁总规模18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9.4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

  5年来,贵州探索“六个坚持”,全面完成188万人、10090个自然村寨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强化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就业、逐步能致富”。

  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搬迁群众都有一个新身份——“新市民”。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享受子女免试就近入学、办理出入境证件等39项公共服务。

  搬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贵州所有安置点在项目建设时就同步谋划社区卫生室。目前,我省已建成集中安置区医疗配套项目383个,在建5个,并纳入挂牌督战,今年6月底将全部建成投用。

  农村产业革命

  传统农业实现“六个转变”

  进入6月,水城县野钟乡的刺梨花开得最艳,山野间,散发着阵阵清香,孕育着无限希望。

  “我种刺梨有四年,头年卖了三千元,二年卖得六千元,三年四年有八万元。”野钟村退休支书邓吉栋说,他是村里种植刺梨带头人,种有10亩刺梨,“今年争取挣到5万元。”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治本和长久之策。

  过去,贵州农业生产分散、粗放低效、结构单一等问题突出。2018年初,贵州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深入推进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三场革命”,全面推行“八要素”。

  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2019年贵州农业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5.7%,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9.7%,突破1万元大关。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叶、食用菌、蔬菜等12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12位省领导领衔高位推动,加强调研督导,进一步加快全省农村产业发展从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主要种植低效作物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村民“户自为战”向形成紧密相连的产业发展共同体转变、从单一种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推进更大规模“黔货出山”,为持续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一季度,全省蔬菜总产值238.54亿元,同比增长7.3%,食用菌、水果、茶叶等都实现了逆势突破、快速增长。

  “3+1”保障:

  补齐短板惠泽民生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贵州加快补齐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短板,真正让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和饮水有保障。

  教育扶贫,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贵州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扎实推动教育惠民举措。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

  健康扶贫,从“看病难”到“真方便”。各地加快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实现“三重医疗保障”。2017年,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到全省1543个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实现“乡乡通”。

  危房改造,从“茅草房”到“新楼房”。贵州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标准。基本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任务;

  农村饮水,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基本解决288.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贵州还有剩余9个深度贫困县,剩余贫困人口30.83万人,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贵州人民牢记嘱托,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总攻战、歼灭战、收官战。

  与全国同步小康!贵州,誓将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标签!(记者 赵勇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