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生态文明的遵义实践
2020-07-06 11:48:52来源:贵州日报编辑:杨云责编:李佳艺

  “快来看哟,好多鱼在河里游来游去的。这种景象我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看到了。”这是阔别家乡20多年的仁怀市美酒河镇居民唐小强,近日在赤水河边惊喜地发现。

  这些年来,通过治理与保护,在遵义,不仅赤水河呈现出岸绿河清、鱼翔浅底的美景,乌江、桐梓河等众多河流也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

  谈到生态,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这样说:“这些年来,全市紧紧围绕‘进与退’,‘转与改’两个方面着力,成功探索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遵义实践。”

  “进与退”。赤水河从清澈到“受伤”,再到修复和再次清澈,“进与退”的经历是黔北大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几十年前,赤水河沿岸群众为温饱而奔波,经济发展处于粗放式的低水平阶段,曾建设了不少造纸厂,这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时加速,也留下了一时难以抹平的环保“伤口”。几十年后,绿色发展被提上议事日程,小造纸厂逐渐关闭,为绿水青山腾出了新空间。

  如今,赤水河流域已全部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坚决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从一条河到全流域,从全流域到一座城,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上,仁怀市上下始终同频共振,一步步走向现代绿色的集约式发展。

  过去,由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遵义市工业企业数量、污染排放量持续增加,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中心城区还因此戴上了酸雨城市的“帽子”,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虽然创造了经济效益,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影响。

  痛定思痛后,遵义向污染宣战,从城区到园区,该市实施退城进园政策,重点企业积极响应生态工业战略,加快实施异地搬迁技术改造,关停遵义发电厂,搬迁遵钛集团,拆除丰银制铁厂等落后生产线,城区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从无保护设施到硬隔离;从饮用水源保护区核心区居民搬迁、启动饮用水源保护区责任制,到严厉打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行为;从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庭到实施重点流域河长制度;从开展涉重企业强制购买绿色保单“环责险”,到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遵义真正实现了从“捡起篮子都是菜”到“不是好菜不进篮”的转变。

  “进与退”还体现在这一组环保数据上:2019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与2015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比例增加了7.1%,优良率达到98.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下降1.38,PM10、PM2.5、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分别下降了48%、50%、25%、14%及25%。2019年水环境质量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上升了5.6个百分点。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在100%。

  “转与改”。“转”是时代要求、发展所需、民生所愿。遵义,作为工业领跑的全省第二大城市,近年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持续聚焦低碳高效的生态工业、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全域全景的生态旅游,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该市扎实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7938.75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5.8%。2019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770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用水总量25.88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2.4%,耕地面积(耕地保有量)1257.64万亩,新增建设用地1.58万亩。

  “接天茶叶无穷碧,遵义辣椒别样红”,蓬勃发展的生态农业成为了遵义的新名片。全市以茶叶、粮油加工、辣椒等产业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现有174户,2019年完成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省的21.5%;完成增加值37.5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省的24.1%,企业户数、产值、增加值占比均位居全省第一。

  生态旅游既卖旅游、又卖服务、还卖风景和生态。2012年至2019年,全市游客接待量从3360万人次跃升至1.55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280亿元增至1560亿元,今年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427.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为25.1亿元。

  “改”是立足实际、与时俱进、着眼长远。该市结合实际把中央和省委要求、顶层设计,精准落实到基层一线,以改革之力推进环保工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改变。以赤水河为例,建立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实施了赤水河流域生态红线划定、水资源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登记确权、生态补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河长制考核、工业企业节能环保考核、环保设施建设投融资改革等八项改革工作,率先在赤水河流域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率先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率先健全落实河长制等先行先试政策,为打造国家流域治理典范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记者 陈富强 通讯员 李培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