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报道: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把河长制作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强有力的管理体系、治理体系将河长制向纵深推进,全面开展水资源保护、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全区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河湖水质稳定提升。
清理河面垃圾 供图 红花岗区融媒体中心
海龙水库靠近海龙集镇,为控源截污,红花岗区升级新建海龙镇污水处理厂,这里每天要收集处理全镇3000多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水量最高可达1500吨。海龙污水处理厂运营工作人员唐钢介绍:“目前,海龙污水处理厂处理好的水可以达到一级B标准,这样标准的出水可用作灌溉、景观用水等。”
海龙镇还建立保水护河包保责任制、责任清单制等机制, 细化完善各项河长制措施,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各单位经济社会责任考核,着力长效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坚决守好遵义市民的“水缸”。
谈及海龙水库水质达标率已经连续11年达到100%,海龙镇人民政府负责人表示,海龙镇在做好日常的巡河管理、宣传引导、健全制度等基础上,大力发展有机种植,用特色有机肥替代传统化肥,有效减轻饮用水源保护区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和全镇水环境问题整治工作,形成水源保护合力,确保水质达标。
忠庄河是湘江河的二级支流,2017年,红花岗区打响忠庄河治理攻坚战,在河流上游建设投用8台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随后还对沿线截污主管网进行修复完善及开展河道清淤、截污沟修补、生态环境整治等工作,使得忠庄河的河水逐渐“除臭返清”,并在下游新建忠庄河池公园。
据了解,红花岗区先后投资25.5亿元着力实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的目标,区域内水生态治理明显加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群众对水生态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文 彭庆 赵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