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十三五”收官之年,贵州省六盘水市转型升级发展的步履铿锵、行稳致远——坚持“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发展思路,紧扣山地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区、长江以南能源清洁开发利用基地、西南地区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全国生态休闲避暑旅游产业基地“一区三基地”建设,全力做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新兴产业择优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全域旅游扩面提速、生态环境和谐宜居“五篇文章”,示范区建设成效明显,发展的“含金量”与日俱增。
煤、钢、电、材是六盘水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六盘水实施“百企改造”工程,深入推进能源工业新机制运行,传统产业持续转优、转强。六盘水市煤炭产业“两化” “三利用”成效明显,实现100%智能化、机械化;煤矿瓦斯、煤矸石、矿井水“三利用”在贵州全省领先;光伏电站建成投产;完成国家无车承运人试点建设,实现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开启钢厂余热为市中心城区集中供暖模式;建材产业固废循环利用,培育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企业120多家。
铝及铝加工 摄影 孙大方
六盘水择优发展新材料、新型能源化工、旅游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现代纺织、物联网、现代物流等“七大产业板块”,投产企业达257家,实现产值近200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六盘水市建成省内产业链最完整的铝深加工产业集群,聚集上下游企业34家,产值从最初2亿元增加到55亿元;建成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发布全国氢能源产业发展地方规划,全省氢气提纯项目开工建设;物联网“感知-传输-平台-应用”产业链条逐步完善,大数据相关企业达216家;六盘水红心猕猴桃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猕猴桃产业基地 摄影 孙大方
同时,六盘水高标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因地制宜发展春茶、刺梨和猕猴桃等“凉都三宝”,建成刺梨、猕猴桃、早春茶等山地特色农业397万亩,形成刺梨基地、猕猴桃基地。刺梨原汁出口法国,红心猕猴桃等产品远销加拿大、俄罗斯。
六盘水市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和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2个。盘县火腿、水城猕猴桃等30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累计达237个、绿色食品认证累计达19个、有机食品认证达40个。
刺梨花开 摄影 王光厚
六盘水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丰富业态为重点,以融合发展为途径,加快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康旅融合、体旅融合,着力提升“中国凉都”知名度和美誉度,建设国际一流避暑度假和山地运动目的地城市。目前,六盘水市4个县、市、区均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建成A级景区27个、4A级景区11个。
近年来,六盘水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强化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利用与循环利用。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33个月保持100%,森林覆盖率达62%,今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 冯坤 李曼)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