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阳:加快科技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1-07-22 08:51:55来源:贵阳日报编辑:罗淼责编:石丽敏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近公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显示,贵阳创新能力指数在全国72个参评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4位,较上一年度提升1位。

  从“引进技术”迈向“自主创新”,近年来,贵阳一直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不断开拓。站在“十四五”的起点,贵阳将把握发展脉络,紧跟时代步伐,在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加大研发投入方面持续发力,让科技发展实现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培育创新主体 夯实创新基础

  走进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位于高新区沙文园区的量产工厂,一条全新的数字化产线映入眼帘。

  2020年5月,翰凯斯智能底盘进入市场,目前客户遍布全球,涉及物流、农业、安防、零售等行业,年产值接近1000万元。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翰凯斯不断实现自我突破,目前,已获国内外专利20余项。“下一步,我们将同合作伙伴一起把无人驾驶系列产品做精、做强、做大,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高新技术企业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贵阳市科技局出台了《贵阳市科学技术局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后补助资金兑现流程》等一系列文件,给予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20万元补助,助力企业更好更快成长。截至目前,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21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家。

  “在‘强省会’五年行动中,贵阳市科技局将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重点任务,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人才、技术、成果和信息等科技创新要素的聚集。”贵阳市科技局高新处相关负责人说。

  优化创业环境 推进万众创新

  位于观山湖区的省地矿局地质科技众创空间成立于2016年1月,2021年4月被正式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该众创空间建筑总面积为1149.29平方米,提供工位87个,可同时容纳18家初创型企业入驻。

  作为省内首家以地质科技创新为主题的众创空间,地质科技众创空间以创新、智慧、生态为理念,全力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的“互联网+地质”产业空间。

  “我们入驻地质科技众创空间已有4年,众创空间里聚集了很多同行业的优秀公司,大家经常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彼此成长得都很快,我们相信这里良好的创业环境会吸引更多初创公司来与我们并肩作战。”贵州北斗云环境地质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该众创空间已累计入驻12家创业企业和6个创业团队,并孵化成功3家企业。“众创空间有兼具创新创业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功能,希望更多想创业、敢创业的青年人集聚于此,实现梦想。”省地矿局地质科技众创空间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贵阳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截至2020年,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9家、省级众创空间11家。

  加大研发投入 激发创新活力

  近年来,贵阳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如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实施的“贵州特色地产药材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与创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了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要把“卡脖子”的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唯有潜心研发,才是自立自强的不二法门。

  为助力有想法、有技术的企业专注自主研发,贵阳市立项支持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万例艾迪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真实世界研究”一般项目,资助市级科研经费100万元。

  在贵阳,像益佰制药这样因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而获得政府支持的企业不在少数。“十三五”时期,贵阳市累计实施科技计划项目567个,投入财政科技经费2.18亿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4.80亿元。

  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接下来,贵阳市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围绕全面驱动创新的目标,完善财政对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创新投入方式,放大政府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科技企业申请国家、贵州省及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多渠道争取科技研发资金支持,拓宽科技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全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创新型中心城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春晖)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