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文旅融合的贵州实践—— 文化火起来 旅游热起来
2021-09-28 09:16:44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周经韬

  随着2021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旅游两会”)的顺利召开,近年来贵州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也逐一向世界呈现。

  以山地为重要旅游资源、多彩民族特色文化为重要特征的贵州,在文旅融合的征途中,不断深挖自身优势,持续扩展外延打开文旅融合新格局。近年来,陆续涌现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新成果一次次刷新了外界对贵州的认知,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夯实基础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铜仁市主城区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国家5A级景区梵净山之间有约60公里的距离,今年8月起,这段路程成为“最美马拉松赛道”。赛道两端一边是有600年底蕴沉淀的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一边是具备生物多样性特征、自然奇观原始而丰富的天然宝库,借一条赛道串联起集乡村田园风光、康养娱乐和休闲度假等多种业态,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带。在“旅游两会”召开期间,数百位参会嘉宾和各级媒体相继踏上这条“最美马拉松赛道”,纷纷为创新实践的文、体、农、旅高度融合发展思路点赞。

  这条乡村振兴产业带,可视作贵州多年来文旅融合发展探索路上的一个缩影。在贵州旅游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始终与之携手同行、相辅相成,近年来,各级职能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既有《贵州省强化文旅融合系统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三年行动方案》等阶段性规划,也有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推行的《支持文化旅游业恢复并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由此可见,贵州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也在不断做深、做细统筹与规划,让文旅融合愈发快马加鞭。

  凸显差异 绘就风情画卷

  万峰林间的田野被饱满的稻谷染黄,头裹蓝布的布依族男女正忙着收割一年的成果,这是上纳灰村麦子山庄农家乐老板夏泽瑜最喜欢的美景之一。“万峰林不仅有山水,还有能让人想要静静享受的独特人文。”与万峰林的10年相处中,夏泽瑜所经营的产业已从单一的农家乐扩展为集少数民族服装租赁、租车行、茶室及客栈为一体的多产业。

  自2011年贵州省第六届旅发大会在兴义市召开后,万峰林景区不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还对布依村寨建筑外观、风俗人文和饮食习惯等进行保护、传承及弘扬,一点点绘就了山水与人文深度融合的风情画卷。

  在贵州,像万峰林这样,靠自然禀赋发端,辐射周边村寨和区域,走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景区不在少数。梵净山山脚的土家村寨云舍村、荔波小七孔附近的瑶山古寨……受到美景吸引的游客,都会因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情放慢脚步,特色文化作为旅游发展核心资源的力量得以彰显。

  文旅互融 写好山水文章

  “我是第一次来这里,风景特别美,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许多。”近日,美通社记者张婧在“旅游两会”期间参观了朱砂古镇,与她同行的媒体和商会代表也被景区制造的“年代感”所震撼。

  在经过对原有工业文化及深厚的历史沉淀进行梳理之后,曾经矿区内的传达室、照相馆等逐一被复原,重现了20世纪50年代万山汞矿区的生活场景。除此之外,景区内的博物馆更详细记载了那个年代的动人故事,深化了朱砂古镇的文化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景区项目成立之后,不少“矿二代”“矿三代”纷纷回乡支援景区发展。以文化为核心动能的朱砂古镇,不仅凭借深度融合营造的旅游氛围吸引游客,也唤醒了万山人难以抹去的历史情怀。

  投入其中讲述家乡故事,朱砂古镇并非贵州文旅融合的孤例。就在今年中秋节,贵州的文旅名片《多彩贵州风》文艺演出在织金洞景区上演。近年来,贵州景区、景点驻场文艺演出已成常态,仅2020年,该系列活动就已完成400余场次,吸引了数万名观众观看。

  今年年初,文化和旅游部与6家银行联合公布了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遴选结果,320个项目中,贵州以37个入选项目领跑全国。在这份强化文化和旅游双向融合的名单里,贵州入选项目各具特色,既有以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为特色的梯田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也有凸显红色文化的研学基地项目等。在多年来的文旅融合探索之中,贵州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践行到方方面面,并已因地制宜地形成了各种可持续发展模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