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抓住工业设计“牛鼻子” 贵州“智造”加速升级迭代
2022-01-10 09:10:47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周经韬

  2021年12月27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贵州华云汽车饰件制造有限公司、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家创新工业设计中心进行集中授牌。至此,全省已建成4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抓住工业设计就是抓住了创新转型的“牛鼻子”,为加速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贵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建设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技术水平占据制高点的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创新和服务平台,提升工业整体科技水平和竞争力。

  强化平台服务

  “工业模具种类单一、维修成本高、维修机构不专业等问题在贵州制造类企业里十分普遍。”遵义市乐辉塑业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秦永旭说,此前,新的订单需求与模具跟不上的矛盾困扰了企业整整3年,直到2017年与遵义群建达成合作后,问题才得以解决。“遵义群建注塑模具工业设计中心提前将设计图纸提供给我们,再对模具开展更新升级,现在模具维修时间从数周缩短至3天,时间成本降低的同时,产量也提高了30%。”

  作为一家从事大型塑件注塑成形模具的设计与制造企业,遵义群建与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贵州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提供模具设计、后期更新、维修保养等系列服务。

  遵义群建总师办主任付俊涛介绍,公司近期与贵州省材料基地等单位开展了关于在高温高强度材料及应用、航空航天替代材料及应用、环保型有色金属材料、节能环境材料、生物医学材料与仿生材料等成形技术的合作和研究,进一步拓展注塑模具工业设计中心的研究范围。

  “我们每年以不少于年收入2%的投入开展工业设计研究,每年计划不少于4项可成果推广的自主设计研发项目。接下来将强化服务平台作用,加快集宣传推广、销售、信息化、培训、开发中心、检测中心于一体的模具产业建设,助推更多科研成果落地。”付俊涛说。

  畅通市场衔接

  企业在生产中产生了多少能耗?产品的精度是否符合规范?如今,对于这些生产数据,贵州贵材副总经理李衍雷通过操作平台系统就能掌握。

  贵州贵材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铝型材产品于一体的企业。目前,企业依托现有在数据采集、知识固化、应用创新等方面的积累,将海量个性化需求与大规模定制精准对接,实现了研发平台化、设计体验化、生产智能化和品牌高端化。

  贵州贵材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科技创新破解了多年来一直用人工操作对金属板件进行加工,而造成精度低、效率低等难题,实现重大工艺变革,有效构建工业型材一站式解决方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

  “工业设计中心可以弥补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缺失,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痛点。”李衍雷说,当前,多数制造业企业普遍面临“技术产生—扩散—商业化—产业化”产业链衔接不畅,创新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的短板,而工业设计中心的作用就是“串珠成链”,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梗阻。

  目前,贵州贵材的产品已累计服务全国超800个工程项目。2021年,企业产品服务全国300多个大中型工程和工业项目,超1000吨铝型材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

  补齐创新短板

  跻身2021年度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之列的华云汽饰,承担了省工信厅技术创新项目——边角料制模及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内饰上的成果转化及项目化,将其运用在客车风道上,玻璃钢、铝合金风道减重30%至42%,同时具备低烟阻燃特质,达到A级国家标准(最高标准)。

  “自2018年成立工业设计中心以来,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47件,已逐步形成了系列核心技术及专利群。”华云汽饰总经理助理余书发表示,不断以创新技术和产品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需求,公司在传统优势领域研发的基础上积极与智能化接轨,根据客户需求订制的智能氛围灯、星空顶、感光通道座椅灯深受市场欢迎。

  智能化功能件融合到装饰件是未来的汽车内饰发展的方向,也是华云汽饰下一步的研发重点,华云汽饰将加大研发投入,力争成果转化实施不低于80%。

  “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贵州制造业存在的‘痛点’之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短板须补齐。”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少波说,工业设计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促使企业更加精准寻找发力点。工业设计中心建设是推动制造业短板领域设计问题有效改善,工业设计基础研究体系逐步完备,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加强平台载体支撑力度,贵州提出,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创新资源、人才、政策、服务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到2025年,创建3个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20个以上国家级、100个以上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桂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