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千百年来,古诗中描绘的这种农家悠然闲适景象,令无数人心驰神往,如今,却在贵州山区的乡村中成为常态。
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桑蚕业几度辉煌,后来产业没落,种桑养蚕的人也越来越少。近年来,这里的桑蚕养殖在脱贫攻坚中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贫困户肖尧强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过去,为了供养两个娃上学,他不得不外出打工。几年前,当地政府送来扶贫政策:免费为肖尧强提供桑苗,请农业专家前来教他养蚕技术。
记者来到沙坝村采访时,贵州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高级农艺师何静正在村合作社的催青室内忙活。她告诉记者,养蚕70%的风险在前10天,刚开始的蚕种只有针尖大小,免疫力低,容易生病,因此现在合作社采取规模化育种,待蚕长到一定程度再分发给农户养殖。
“俗语说,勤喂猪,懒喂蚕,28天见现钱。”何静说,如今在农户手里18天就能“见到现钱”。在她看来,相比于其他活路,种桑养蚕要轻松一些,更是“打工没人要或家里走不开”的“留守”群众赚钱的好门路。
“养蚕不难,也不像在外打工那么辛苦。”肖尧强说,有了专家手把手地教,他很快学会了养蚕,如今家里建有一个180平方米的养蚕房,还种了40亩的蚕桑,“每年5月到9月养蚕,县里有公司定期来保底收购蚕茧,保障了收入,其他月份还能自由选择干点别的工作。”
肖尧强一家2018年脱了贫,作为省级一类贫困村的沙坝村2019年出列。去年以来,村合作社还在销售蚕茧的基础上,探索开发出桑叶茶、桑叶面条、桑葚酒等产品,经济效益逐渐显现。
进化镇党委书记谢勇告诉记者,蚕桑不择土质,发展桑蚕产业,对于山高坡陡的沙坝村来说是个好选择。如今,沙坝村的蚕桑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不仅将过去一些撂荒土地充分利用,也为接下来继续推进桑蚕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水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梅山标说,凤冈生态环境好,适合蚕桑种植,生产的蚕茧个头也大,蚕茧抽丝有1200米长,制成的丝质商品平均质量等级也能达到5A以上。今年7月初,凤冈县政府同该公司合作签约,全力承接水星家纺集蚕桑种植、蚕丝加工、产品研发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凤冈县委书记王继松说,如今,凤冈正在着手加快蚕桑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下一步,还将实行桑蚕产业贷款贴息、桑苗以奖代补、大蚕房建设补助等优惠政策,带动更多农户参与桑蚕产业、实现增收。(记者 刘智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