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曙光村九组原来一直没手机信号,很不方便,前几天我下村突然发现手机有信号!我要赶紧向乡亲们宣传这件大好事!”日前,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党政办主任王超为贵州通信网络进大山点赞!
威宁板底乡属于第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之一,今年,贵州省网信办统筹开展网络扶贫,曙光村的村民们终于迎来了畅通的网络。
据悉,为了实现“打赢两场战,确保双胜利”,贵州信息通信行业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自2015年以来共完成四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情况得到大幅改善,基本实现了贵州省行政村100%通光纤宽带和4G网络,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96.2%,真正推进网络扶贫走深走实。
挂牌督战,解决通信设施短板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贵州就占9个。”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初,贵州省委省政府将农村通网络宽带和4G网络信号纳入挂牌督战任务清单,解决通信基础设施短板问题迫在眉睫。
3月6日,2020年贵州信息通信业脱贫攻坚督战工作会在贵阳召开。省通信管理局针对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等工作进行督战部署,向负责深度贫困县的基础电信企业发放全省信息通信业脱贫攻坚督战牌。
通过挂牌督战,截至8月底,全省“9﹢3”县(区)中已有7个县基本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
“全省还剩余的5个县(区)全部属于毕节试验区,在2020年度第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中得到国家倾斜支持,已全部纳入建设,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将有力助推全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8月13日,在第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启动仪式上,毕节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毕节市是全国此次获批4G基站建设资源最多的地市,投资规模大,任务艰巨,将充分调动行业和社会的积极性,高质量完成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
邮电为民,普遍服务深入人心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抢抓工程建设,迅速开通网络,全省通信行业跑出了通信网络建设的“贵州速度”。
今年疫情期间,纳雍县猪场乡硐口村、新房乡后寨村等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学子受网络限制,“空中黔课”进行网课学习不畅。贵州通信企业在疫情期间克服困难,为当地学校开通专线103条,建设网络教学4G/5G基站17个,各运营企业还在自有视频App上开通“空中黔课”免流量服务,解决学生上网课通信资费问题,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全省学生“停课不停学”。
“满意得很,你看你看,就是这间屋子,去年简直电话都打不通,等我马上打个视频电话给你们看看,效果好得很……”7月20日,毕节市黔西县绿化乡大海子村一组村民张灿喜笑颜开地用手机拨通了家人的视频电话,为流畅的通话效果点赞!
据悉,自2015年年底国家启动电信普遍服务试点以来,贵州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五批、第六批共5期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4期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建设,共完成8900个行政村的光纤宽带建设或改造、3513个4G基站建设。
“我们针对贵州省电信普遍服务政策落实进行满意度调查时,经过实地测评和走访了解,省级抽验项目合格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网络扶贫,畅通“黔货出山”渠道
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高速宽带网络将边远农村方便快捷地接入涉农信息化平台,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黔货出山”,为贵州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近年来,紫云红芯薯、望谟芒果、晴隆艳红桃、沿河空心李、威宁“三白”、纳雍“三红”、赫章核桃、榕江百香果、从江食用菌等深度贫困县各种特色产业绿色生态产品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网络销售,走出了大山,扩宽了销售渠道,实现了农民增收脱贫。
据了解,2015年至2019年,贵州省持续实施“宽带贵州”“村村通”“小康讯”等工程,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水平迅速提升。2015年年底,贵州实现乡镇通4G网络、行政村通宽带、自然村通电话“三个100%”;2017年年底,贵州实现行政村100%通光纤宽带,同时也基本实现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2018年~2019年,贵州推进4G网络向30户以上自然村延伸,两年完成22000个自然村的4G网络覆盖,覆盖率达到94%,农村网络覆盖水平在全国相对超前,为助力贵州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网络基础。
今年8月,第六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已经启动,共获批支持建设4G基站1534个,占全国总数的11.6%,获批数量位列全国第二。“第六批已经在组织建设中,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建成。”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建设将为贵州2020年基本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提供有力支撑,更好地助力农村产业革命和乡村振兴。(记者 陈玲)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