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贵州消息:11月3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举行,截至目前,该市食用菌种植规模1.48亿棒,累计产量3.68万吨,累计产值4.89亿元。
与会人员参观林下食用菌种植 摄影 杨展凌
结合实际,六盘水市确立了食用菌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优化了食用菌专班,印发《六盘水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2020年发展1.5亿棒、2021年3亿棒、2022年5亿棒目标,构建高位推进工作形态。
在统一使用“黔菇”“就6黔菌”省级公共品牌的同时,六盘水市拟注册“凉都好5菇粮”“凉都好菌”“凉都好菇凉”等市级区域品牌,品牌注册稳步推进;支持企业申请注册企业品牌,形成“黔菇(菌)+凉都好菇凉/凉都好菌/凉都好菇凉+企业品牌”发展模式;目前,全市现有食用菌企业品牌6个,其中六枝特区4个,水城县、钟山区各1个。
在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六盘水市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三者利益均衡、协调发展。据了解,目前该市食用菌产业共带动就业6848人(贫困户1913人),土地流转涉及农户5330人(贫困户1305人),参与分红4254人(贫困户3557人)。同时,六盘水市强化产销对接机制,推动食用菌业“产品”变“商品”,促进产业增产增收,实现食用菌产业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产业兴旺和助力脱贫攻坚相连的目标,目前已建设水城县食用菌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建立重庆、成都、广州等城市外销市场。
六盘水市强化菌种保供,着力引进一批、筛选一批、选育一批食用菌优良品种,确保菌种供应。目前,六盘水市菌棒产能达2.79亿棒,实际生产1.5亿棒左右,基本满足现阶段全市菌棒需求;强化菌材保供,着力提高本地菌材供应能力,稳定市外菌材供应,发展替代菌材,全市在(拟)建主要菌材保供基地4个,预计产能1.5万吨;强化菌企培育,服务好现有主体,再着力引进一批、引导转型一批、培育一批主体,做足产业支撑。截至目前,六盘水市主要食用菌企业2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
同时,六盘水市还注重强化扶贫利益,发挥食用菌产业“周期短、见效快”的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已带动就业6848人,其中贫困户1913;土地流转覆盖农户5530人,其中贫困户1305人,产业分红人数4254人,截至10月底,食用菌产业共带动全市1.6万人增收;强化产业效益,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力争将食用菌产业做成产值20亿元级重点产业;强化人才效益,通过食用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食用菌专业综合型人才、实操型人才、职业菇农;全市现有食用菌产业技术服务人员66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35人;食用菌技术骨干85人,掌握一定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的菇农1273人。(文 杨展凌 刘明月)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