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爽爽贵阳”越来越美 “消费天堂”提速升级
2021-06-29 09:14:50来源:贵阳晚报编辑:罗淼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爽爽贵阳”越来越美 “消费天堂”提速升级——贵阳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巡礼之旅游产业化篇

(中首)“爽爽贵阳”越来越美 “消费天堂”提速升级

市民在花溪城市湿地公园游玩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雄增/摄

(中首)“爽爽贵阳”越来越美 “消费天堂”提速升级

游客在开阳县南龙乡田坎村蓝芝茶叶基地茶园内体验采茶,“茶旅”将游客引入乡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石照昌/摄

  近年来,凭借优异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爽爽贵阳”的城市品牌已经受到全球的瞩目,并频频登上各大旅游品牌榜单:连续五年荣膺全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称号、荣获2020中国国家旅游年度甄选旅游城市、被评为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十大“舒适之城”……“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城市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至2019年,贵阳市旅游收入从1389.51亿元增长至3098.79亿元,连续四年实现井喷式增长,旅游接待总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28.43%。即使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来贵阳市的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也分别实现了年均增长19.1%和18.6%。

  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自2016年11月贵阳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的不懈努力。4年多来,贵阳市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旅游业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和国际化水平,旅游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

  点“绿”成金

  借助生态优势布局旅游名城

  2021年端午假期,贵州省累计接待游客1544.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93亿元,其中贵阳贵安接待游客364.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65亿元。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占比近三成,贵阳贵安在全省旅游产业方面的省会带头作用愈发凸显。

  2017年,贵阳市围绕“爽爽”气候和“绿色”生态,围绕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探索“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围绕全域旅游产业发展,贵阳市坚持规划先行,以全域旅游理念完善旅游顶层设计,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为全域旅游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对贵阳市城市性质的定位,贵阳市的五大城市职能之一就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围绕这一城市职能,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要求,贵阳市提出了“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突出阳明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加快布局两区两带八片”的全域旅游格局。此后两年内,贵阳市又相继编制完成了《贵阳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贵阳市温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贵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贵阳市旅游环线旅游产业战略发展规划》《贵阳市旅游环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贵阳市旅游商品产业发展规划》《贵阳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以确保旅游规划与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及生态、文化、交通、消防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

  妙手绘丹青,步步皆是景。随着旅游蓝图逐步落地,贵阳市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全域旅游格局,如今的贵阳,山水美景星罗棋布,处处好风光。

  据悉,截至2020年底,贵阳市已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33家,含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22家(含贵安云漫湖景区)、3A级景区10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总量比“十二五”末增加了11家。

  精准营销

  全力打造“爽爽贵阳”品牌

  6月22日,著名美食IP“风味”系列最新一季《风味原产地·贵阳》腾讯上线,播出仅24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了350万,腾讯视频评分高达9.2。贵阳,继宜居、宜业、宜游之后,又斩获了宜食的新招牌。

  品牌的打造非一日之功。为树立“爽爽贵阳”城市品牌,近年来,贵阳市积极整合全市旅游资源,通过全覆盖营销,不断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地毯式宣传推介,提升贵阳城市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

  6月25日,“多彩贵州·爽游贵阳”文旅洽谈推介会在重庆拉开序幕,青岩古镇、天河潭景区、桃源河等贵阳市多家景区组团向重庆市民发出避暑邀请。

  事实上,针对高速高铁、航线通达城市以及重庆、武汉、长沙等高温城市开展精准市场营销,已经成为贵阳市旅游宣传的“常规”操作,而根据数据统计,重庆、成都、长沙、广州、武汉、上海等城市已经成为贵阳市的主流避暑客源地,游客人数每年都在稳定递增。

  “这是我第二年到贵阳避暑,今年带上了父母。”6月26日,正在天河潭景区游玩的上海游客黎宇说,选择贵阳作为度假目的地,一方面是看中这里凉爽的气候,另一方面,贵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方便的交通可以让他们以贵阳为中心畅游贵州。“贵阳这些年很有名气,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来过,评价都很高。”黎宇说。

  除了走出贵州省,贵阳市的旅游推介还走出了国门。2018年以来,贵阳市陆续到捷克、丹麦、意大利、俄罗斯、瑞士、德国、美国、墨西哥、古巴、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家开展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挂牌运营了东盟中心——贵州(贵阳)旅游文化推广中心(运营中心)以及澳门、吉隆坡、悉尼、莫斯科、法兰克福等5个贵阳境外文化旅游营销中心,加入了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策划组织了“港澳台万名摄影师拍贵州贵阳”等一系列活动。

  宜居、宜业、宜游、宜食,随着“爽爽贵阳”城市品牌的不断输出,也为贵阳打造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奠定了口碑、叫响了名号。

  下一步,贵阳市还将着力拓展市场,加强文旅整体营销。同时,有序推进国际航线复航,力争新开通一批国际航线,持续对接推进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争取早日落地实施。

  加速融合

  多元化发展旅游业态

  “就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还有4000多元的收入,这样的生活很不错。”开阳县禾丰乡典寨村村民刘波目前是水头湾乐园的旅游接待。据他介绍,水头湾乐园所在的开阳县水头寨开发初期多是村民自发开起的农家乐,后来引进了贵州开阳久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历经六年时间打造出了颇具规模的水头寨度假村,让水头寨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热土。

  开阳水头寨其实只是贵阳市“旅游+”融合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贵阳市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在旅游与文化融合方面,推出阳明文化园、时光贵州、多彩贵州城等历史人文景点及1958梦幻之旅、天河潭水秀、方舟戏台等文化体验项目,建设五彩黔艺博物馆、多彩文化创意园等非遗传习所、非遗基地项目,策划举办阳明文化节、“黔茶飘香·筑城品茗”等活动。

  在旅游与农业融合方面,提升打造泉城五韵、蓬莱仙界、十里画廊、乡愁贵州、花画小镇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水东乡舍等旅游业“三变”改革示范性项目。

  在旅游与体育融合方面,打造高坡、枫叶谷、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户外运动及素质拓展基地,推出猴耳天坑“超级大秋千”等项目,举办花溪骏驰国际赛车场系列赛等活动,推出开阳猴耳天坑——荔波酷玩森林等一批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在旅游与大健康融合方面,提升打造白马峪温泉、枫叶谷温泉、振华万象温泉等一批温泉康养景区。

  在旅游与商业融合方面,推出梵华里、天河潭奥特莱斯、中天CC PARK等特色购物、娱乐、餐饮场所。

  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同发展,贵阳市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要素,将城市文化街区、景区景点、酒店、购物、美食等串联起来,让旅游景区、特色小城镇、田园综合体、富美乡村等与旅游环线融合发展,贵阳市“全季节”“全景式”的旅游体验体系也已基本成型。

  此后,贵阳市还将实施旅游创新发展工程和旅游产业化发展行动,促进“旅游+”“+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体育旅游、会展旅游等产品提质升级,打造一批一日游、半日游精品旅游线路。

  产业升级

  优化旅游市场打造“消费天堂”

  2020年10月,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经济二十强城市名单中,贵阳榜上有名。同年12月,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出炉,贵阳位列其中。

  作为省会城市,贵阳市积极创建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围绕“百场造商圈”、“千店兴百场”、“万铺促便民”,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振兴商贸“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城市品牌愈发响亮。

  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提出要“推动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提质增效”“大力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着力优化旅游服务”“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围绕这一目标,贵阳市全力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品牌连锁便利店建设、夜间经济发展等工作,积极实施活力商圈优化、特色街区改造等八大提升行动,创新消费场景供给,做大城市消费流量,深入推进“百场千店万铺”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商圈打造方面,2018-2020年,全市新增中高端大卖场21个。引进老佛爷百货店、杉杉奥特莱斯西南地区首店2个,宜家家居、麦德龙等贵州首店50多个,美克美家、喜茶等贵阳首店131个;累计引进国外消费品牌495个,国内知名消费品牌714个。

  在夜间经济方面,2019年以来,累计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16个,其中“魅力青岩·大明志”、“醉美夜贵阳”等8个项目成为省级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示范项目。

  在旅游硬件提升方面,引进索菲特、希尔顿、万豪、凯宾斯基、温德姆、费尔蒙等一批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入驻。全市住宿企业达5850家。其中,星级酒店40家,含五星级酒店4家和四星级酒店20家,避暑度假精品酒店60家,含金兰级14家、银兰级18家、铜兰级28家。目前,全市旅行社已达441家,其中出境社25家,旅游客运企业达51家、旅游车辆2350辆,导游人员11094人。

  在旅游商品品牌打造方面,持续举办“物爽贵阳”贵阳伴手礼、贵阳礼品评选等活动,形成黔粹行、黔尚品、黔艺宝、五彩黔艺等旅游商品品牌,打造花溪风物文创体验馆、多彩贵州文创体验馆等大型旅游购物商店6个,全市旅游商品企业达130家。

  据悉,下一步,贵阳将深入推进振兴商贸业“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大行动、零售业创新工程,启动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建设,稳步推进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速打造“爽爽贵阳·消费天堂”城市品牌。

  生态优势愈发明显、产品业态愈发丰富、通勤条件愈发便捷、服务环境愈发成熟……如今,贵阳的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银山越做越大,一幅以生态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钱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