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阳: 坚定不移“强省会” 当好发展“火车头”
2021-06-30 09:30:21来源:贵州日报编辑:罗淼责编:石丽敏

(中首)贵阳: 坚定不移“强省会” 当好发展“火车头”_fororder_631cfcf4-e511-4649-aa4a-f0283477221c

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 赵松 摄

  时光的年轮,刻下“城长”的历程。

  回望过去十年,是贵阳市飞速发展的十年,不仅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乡面貌翻新巨变,人民群众获得感日益增强,还拿到了“爽爽的贵阳”“大数据之都”“全国文明城市”三个金字招牌。

  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贵阳市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11.6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经济增速年均增长9%,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1%、36%、59.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18.9%,新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提高到24%、46%;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4.3万农村贫困人口按现行标准全部脱贫,1.2万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大山,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交通条件显著改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12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360公里,成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城市之一,地铁运营和试运行里程75公里,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成为全国大型繁忙机场;

  生态优势日益凸显,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1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到98.9%,建成“千园之城”;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0305元、18674元,比2015年分别增加13064元、6756元,年均增速分别为8.2%、9.4%,并第四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第八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

  ……

  发展高歌猛进,成就令人欣喜。然而,过往华章皆为序,贵阳“今朝更好看”。

  2021年,“十四五”新征程号角吹响,贵阳市乘势而上、砥砺奋进,以新的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后五年,贵阳市提出全面推动“强省会”,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抓好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坚持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质量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贵阳市提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行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同时,纵深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5%。

  坚持协调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高质量建设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贵阳市计划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同时,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做大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大突破。

  坚持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贵阳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建设海绵城市;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坚持开放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贵阳市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投资与消费同向发力;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强化贵安新区和“5+6”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社会领域改革。

  坚持共享发展,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高质量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城市。贵阳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和“三感社区”创建工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蹄疾步稳谋发展,笃行致远开新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阳市作为全省“排头兵”,将坚定不移实施“强省会”五年计划,当好发展“火车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