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8月8日,贵州省正式启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截至今年12月21日,普查工作总体完成进度为86.3%,位居全国前列。
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目的是摸清自然灾害风险底数,把握自然灾害风险规律,构建自然灾害风险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为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贵州沟壑纵横、岩溶发育,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频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中易发区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7%。其中,在全省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中,气象灾害占85%以上,形成了春季冰雹、夏季旱涝、秋风秋绵雨、冬季凝冻的气象灾害“贵州”特点。
本次普查分为2个时间阶段。2020年为普查前期准备与试点阶段,2021年至2022年为全面调查、评估与区划阶段。普查有调查、评估、区划3个关键环节。其中,调查是基础、评估是重点、区划是关键。
普查呈现出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统筹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等四个突出特点,主要涉及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五大类灾种,主要包括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承灾体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综合减灾资源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主要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以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等6方面内容。
普查工作按照“先试点,再全面”的时序推进工作。贵州按照“三‘高’两‘全’”开展全面普查工作。“三高”指利用高新技术开展普查,选择高质量队伍实施普查,按照高精度要求完成普查。“两全”指全灾种、全覆盖。
在普查中,贵州形成了下好“一盘棋”、绘好“一张图”、建好“一支队”、上好“一堂课”、算好“一本账”、把好“一道关”、用好“一组数”的七个“一”做法,在试点中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全国普查工作贡献了“贵州智慧”。
目前,试点地区正在开展评估区划工作,非试点地区正在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全省普查的野外作业已全部完成,年底将全面完成外业验收。查明已经发生地表变形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10111处。(贵州日报记者 黄军 毕文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