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十大行动!看2022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如何乘“风”破浪
2022-02-18 18:23:39来源:天眼新闻编辑:罗淼责编:周经韬

  近日,记者从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专班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实施工业倍增行动计划,推进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领衔省领导卢雍政同志审定,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专班印发《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

十大行动!看2022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如何乘“风”破浪

工人在龙里县湾滩河镇辣椒加工车间作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毅 摄

  乘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东风,《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实施十大行动,助推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原料供给行动。引导加工企业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和相互协作,促进省内外、国内外原料资源有效配置、合理利用,发展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创新利益联结方式,优化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建设绿色、有机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对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认证登记工作力度,推动原料供给精准化、绿色化、本地化,做到原料保障充足。

  实施加工引领行动。以精深加工为目标,以做大企业、做优产品、做强产业为导向,推进食品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运用先进生产工艺,做大规模总量。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能力。力争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户。

十大行动!看2022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如何乘“风”破浪

工人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经济开发区奇田原生态刺梨原液生产线上作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大富 摄

  实施平台提升行动。根据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整合用地、资金、品牌、市场、技术等资源,支持省级重点调度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区、以生态特色食品为首位产业的开发区建设,配套完善检验检测、人才培训、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物流建设、融资渠道、信息共享平台。支持园内存量企业扩能技改、做大做强,2022年力争引进1-2家食品加工重点企业入驻园区,进一步巩固提升园区生态特色食品首位产业主导支撑力量。

  实施招大引强行动。瞄准行业头部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客商等配套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关联企业,做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集中优势资源引进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技术工艺先进、管理完整高效的企业和项目。2022年,贵阳市、遵义市引进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食品项目5个,其余市(州)至少3个。以食品产业为首位产业的县(开发区),至少新增食品项目5个,其他县(市、区)至少新增1个。

  实施科技提升行动。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入做好科技成果、科研团队、科研机构与食品企业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落地,加大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江南大学、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发挥食品行业先进技术研究院科创优势,着力推进“产品研发—产品中试—应用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式创新体系,提高食品科技研发协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食品生产企业信息化、智能化升级,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十大行动!看2022年贵州生态特色食品如何乘“风”破浪

工人在贵州省丹寨县金钟经济开发区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发酵车间内搅拌发酵中的红酸汤。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晓海 无人机摄

  实施配套完善行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进包装配套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品质提升和供给创新,促进供给和需求动态平衡。推动构建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溯源、消费各环节,下行便捷高效、上行聚市增值、内外循环畅通、线上线下融合、产地销地匹配的贵州高水平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实施企业培育行动。以市(州)为主体,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培育工作,实施龙头标杆企业培育工程。支持大型企业做优做强,中小型企业做特做精,小微企业规范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2022年,力争培育70亿元级企业1家,10亿元级企业3家,1亿元级企业超15家。

  实施“三品”提升行动。全面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程。丰富产品品类,开发营养健康导向的食品,加快推动大数据和传统产业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支持企业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适应市场多元化需求,引领消费升级。打造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从原料、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方面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水平。以宣传促消费行动为抓手,持之以恒推进“品牌强企”战略,扩大贵州茶叶、贵州刺梨、多彩贵州水、贵州酸汤等公共品牌影响力,建设“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体系。

  实施要素优化行动。建立省、市、县三级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政产学研金销各方力量,围绕产业项目、金融资本、技术人才支撑,保障食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地供给,完善食品产业园区路、电、水、气、运、讯等要素配套,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实施市场拓展行动。充分利用商超连锁、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深化与淘宝、拼多多、“一码贵州”等线上平台和抖音、快手等大流量直播平台及头部电商合作,加强线上销售。组织企业参加具有影响力的展销、展会活动,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借力央企资源、东部帮扶资源,帮助贵州食品企业分区域、多层次开展精准营销,做大省外市场、抢滩国际市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瑶)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