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牢记殷切嘱托 坚持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引领贵州高质量发展
2022-06-02 15:07:03来源:光明日报编辑:罗淼责编:赵滢溪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贵州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贵州视察都作出重要指示。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着眼贵州立足新发展阶段、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着眼贵州贯彻新发展理念、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迫切需要,着眼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奏响大张旗鼓创新的时代最强音,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与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科技力量相对薄弱。5月27日,我们召开全省科技创新暨科技奖励大会,从贵州实际出发,提出要把有限的科技资源、创新力量集中到发展“绕不开、输不得”的问题上,着力突破影响发展全局和体现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瓶颈。我们将集中力量实施战略科技力量培育、新一轮找矿战略突破、矿产资源选冶攻关、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支撑、数字化赋能产业等六项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十四五”期间在FAST关键技术研究、“东数西算”、区块链、煤矿开采技术、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钢绳产业、石漠化治理技术、山地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种业振兴、中药民族药研发等方面努力办成“十件大事”,真正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第一,在科技创新赋能“四化”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我们围绕十大工业产业,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后劲。紧紧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山地适用小型农机研发等方面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强粮食安全、耕地保护、林下经济等方面技术创新和示范,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产业化领域科技创新,努力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建造、智慧旅游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第二,在科技创新壮大数字经济上取得新突破。新国发2号文件赋予我省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实施“智能(智慧)+”科技重大专项,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深化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应用,加快组织实施公共大数据、智能采掘、智能酿造等重大科技项目,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

    第三,在科技创新支撑生态环保上取得新突破。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我们强化污染治理技术攻关,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上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下大力气推动磷石膏、锰渣等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示范,让科技创新成为破解污染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强化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加强南方喀斯特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服务整体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加强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等关键技术攻关与示范运用,用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第四,在科技创新服务民生改善上取得新突破。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我们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用科技支撑疫情防控、推动生产安全、助力社会治理、服务民生保障,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在民生社会事业广泛应用,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良好的创新生态对激发创新活力至关重要。我们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人才汇聚,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实施“科技入黔”,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切实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支持,增强法治保障,加快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谌贻琴,为中共贵州省委书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