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频             直观中国       |      老外在贵州       |       热点专题       |      Hi,贵州!     
贵州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巨变
2022-10-17 12:46:06来源:经济日报编辑:罗淼责编:邱观史

      贵州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92.5%,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黔路难行一直是贵州发展较为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交通为引领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实现历史性巨变。新时代的多彩贵州,正从内陆腹地变为开放高地,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日益成为投资热土、兴业沃土、创业乐土。

  高速公路综合密度升至全国前列,通车里程突破8000公里。2015年,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截至202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010公里,较2011年增长近4倍,排全国第五、西部第三,高速公路综合密度位列全国前列,省际通道累计达到24个,与周边每个省形成至少3个省际通道,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一条条贵州路、一座座贵州桥(隧),跃然贯穿连绵大山深处,平铺于黔山秀水之间。一幅波澜壮阔的高速公路网串联起了“千山万壑”,密切了山与水的关系,缩短了城乡及周边邻省间的时空距离,改变了山区的地形地貌制约,构筑起外通内联、安全便捷的交通网络,让贵州实现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的重大跨越。

  打通农村公路“神经末梢”,30户以上自然村寨全部通硬化路。2012年以来,贵州先后推进普通国省干线两年攻坚、“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等系列重大工程,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全部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运;2019年,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硬化路,惠及近4万个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3万,铺就了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子孙后代的“幸福路”。交通基础设施便捷度、通达度得到全面提升,切实提升出行质量,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2021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0.7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7.3万公里。贵州交通实现了由“通不了”向“通得了”“通得好”的巨大转变。

  构建综合铁路交通枢纽网,贵阳成为全国重要高铁枢纽。从2014年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到2018年渝贵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每年都有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贵阳逐渐成为西南高铁交通网重要枢纽。截至2021年底,铁路建成规模达401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08公里,铁路通县达52个,高铁通县36个。贵阳至广州、长沙、昆明、重庆、成都等省会城市实现高铁的直接联通,基本实现与周边省会互联互通高铁。随着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从无到有,贵阳成为全国重要高铁枢纽,形成了连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川渝滇的快速通道。贵阳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不断凸显,助推全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民航建设快速推进,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2014年,六盘水机场的建成,标志着贵州实现“市市通民航”。2017年,茅台机场建成通航,贵州“一干十支”机场布局形成,实现了民用运输机场9个市(州)全覆盖。2018年,龙洞堡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实现历史性跨越。2021年,贵阳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建成投用,贵州进入“双跑道”机场时代。

  内河航运事业全面提升,乌江水运全线复航。2021年11月,14艘满载6800吨磷矿石的货船从开阳港出发,顺利通过构皮滩260多米高的三级升船机,运抵安徽芜湖港,标志着千里乌江全面复航,结束了贵州“不沿边、不沿海、不沿江”的历史,实现了长期以来通江达海的梦想。截至2021年底,贵州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3957公里,等级航道达2770公里,占总通航里程的70%。其中,高等级航道建成里程近1000公里,继续保持全国14个非水网省市前列。建设便民码头220座、实施渡改桥107座,有效改善了沿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出行条件。内河航运事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引领和带动贵州沿江沿河地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内河航运带动境内资源开发、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优势,初步形成了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

  水利建设成果丰硕,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水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全省建成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先后实施水利建设“三大会战”、小康水行动计划、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水网会战、水利百库大会战等一系列水利行动。水利投入突破3000亿元,累计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498座。大型水利工程——黔中水利枢纽建成投运;贵州一号水利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和黄家湾大型水库已下闸蓄水;马岭大型水库已备具供水条件;凤山大型水库大坝已浇筑至61米;观音大型水库已开工建设。一大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累计新增年供水能力40亿立方米。“一核四区”贵州大水网格局已初具规模,供水保障和防洪减灾能力大幅提升,工程性缺水瓶颈初步破解。

  通信基础设施越筑越牢,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全省通信基础设施能力和服务水平发生历史性巨变。截至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出省带宽达3.4万G,是2012年底的44.8倍;通信光缆长度达160.8万公里,是2012年底的6倍;移动通信基站数达到31.2万个,是2012年底的6.1倍;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4353.8万户,比2012年底增长73%;移动互联网户均流量达19.6G/月,排名全国第五位。通信网络能力持续优化,贵阳·贵安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贵阳·贵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相继建成开通,直通国际出入口局,国内主要方向直达电路达到30条。农村通信难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18年,所有行政村通光纤宽带和4G网络;2020年,所有30户以上村组通4G网络;2021年,所有乡镇通700M5G网络,让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

  基础牢,则事业兴。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贵州将持续夯实城乡基础设施支撑,下大力气在水利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快规划建设贵州大水网;深入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构建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县县通天然气;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物联网示范应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乡村,着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据来源:贵州省委宣传部)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